|
镇静催眠药-药物化学 镇静催眠药没有共同的结构特征,属结构非特异性药物,即不作用于专一的受体,结构非特异性药物作用 |
|
镇静催眠药-药物化学 镇静催眠药没有共同的结构特征,属结构非特异性药物,即不作用于专一的受体,结构非特异性药物作用 |
|
-
清热药:清热解毒药——连翘 |
1.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用于疮痈肿毒,瘰疬结核。 本品苦味入心,微寒清热,功善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常用治疮痈肿毒,瘰疬结核,有“疮家圣药”之称。 (1)治疮痈肿毒。若为疮痈初起,红肿未溃,常与蒲公英、皂角刺、穿山甲等清热 |
更新时间:2008-8-27 作者:jaminsu 来源:医学教育网 |
-
清热药:清热解毒药——金银花 |
1.清热解毒——用于疮痈疔肿,热毒血痢。 本品甘寒,入肺、心、胃经。功善清热毒、散痈消肿,为疮痈要药。 (1)治疮痈。治疮痈初起,红肿热痛者,常配天花粉、白芷、防风等同用,如仙方活命饮;若治疔疮疮形如粟,坚硬根深,常与紫花地 |
更新时间:2008-8-27 作者:jaminsu 来源:医学教育网 |
-
清热药:清热燥湿药——白鲜皮 |
1.清热燥湿,解毒,祛风——用于湿热疮毒,湿疹,疥癣,湿热黄疸,湿热痹痛。 本品苦寒,入脾、胃经。功能清热燥湿,尤善燥湿解毒、祛风止痒,为治皮肤湿疹、湿疮、疥癣所常用;且能清热利湿而退黄疸,治湿热黄疸;尚能祛风通痹,以治湿热痹 |
更新时间:2008-8-27 作者:jaminsu 来源:医学教育网 |
-
清热药:清热燥湿药——苦参 |
1.清热燥湿——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 本品苦寒,入心、肝、胃、大肠及膀胱经。清热燥湿之中尤善除下焦湿热,治湿热蕴结大肠的泻痢、肠风下血,以及带下诸证。 (1)治湿热蕴结肠胃,下痢腹痛。可单味应用,或与木香、甘草配伍,即 |
更新时间:2008-8-27 作者:jaminsu 来源:医学教育网 |
-
清热药:清热燥湿药——龙胆 |
1.清热燥湿——用于阴肿阴痒,带下,湿疹,黄疸。 本品苦寒性燥,入肝、胆、膀胱经。功善清泄肝胆与下焦湿热,常用于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等证。 (1)治湿热下注,阴肿阴痒,带下黄稠腥臭,或男子阴囊肿痛,湿疹瘙痒等。常与黄柏、 |
更新时间:2008-8-27 作者:jaminsu 来源:医学教育网 |
-
清热药:清热燥湿药——黄柏 |
1.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带下,热淋,足膝肿痛,泻痢,黄疸,疮疡肿毒,湿疹湿疮。 本品苦寒,入肾、膀胱、大肠经。清热燥湿之中擅清泄下焦湿热,为下焦湿热诸证如带下、热淋、足膝肿痛等常用。且清泄燥湿、泻火解毒,而常治疮痈、 |
更新时间:2008-8-27 作者:jaminsu 来源:医学教育网 |
-
清热药:清热燥湿药——黄连 |
1.清热燥湿——用于湿热中阻、脘痞呕恶,泻痢腹痛。 本品大苦大寒,入心、肝、胃、大肠经。清热燥湿力强,尤善清中焦湿热,尤为治湿热泻痢、呕吐之要药。 (1)治湿热互结,气机失常,脘腹痞满、恶心呕吐。常与半夏、干姜等配伍,如半夏 |
更新时间:2008-8-27 作者:jaminsu 来源:医学教育网 |
-
清热药:清热燥湿药——黄芩 |
1.清热燥湿——用于湿温暑湿,黄疸,泻痢,热淋涩痛。 本品苦寒性燥,入肺、胃、胆、大肠经。清热燥湿作用较强,尤善清泄中上焦湿热;并长于清气分实热。广泛用于湿温暑湿,黄疸泻痢,热淋涩痛等多种湿热证。 (1)治湿温、暑湿之胸脘痞 |
更新时间:2008-8-27 作者:jaminsu 来源:医学教育网 |
-
清热药:清热泻火药——决明子 |
1.清肝明目——用于目赤肿痛,目暗不明;用于头痛眩晕。 本品甘苦咸,主入肝、肾、大肠经。既善清肝热,又兼益肾阴,治目疾无论肝热或阴亏,虚实皆宜,为目疾要药。且能清热平肝,以治肝火或肝阳头痛眩晕。 (1)治肝经风热上攻,目赤羞 |
更新时间:2008-8-27 作者:jaminsu 来源:医学教育网 |
-
清热药:清热泻火药——夏枯草 |
1.清肝明目——用于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目珠疼痛。 本品苦辛而寒,入肝、胆经。功擅清泄肝火,为治肝火目赤、目珠疼痛之要药。 (1)治肝火上炎的目赤肿痛、头痛眩晕。常与菊花、决明子等同用。 (2)若治目珠疼痛日久,阴血受损者 |
更新时间:2008-8-27 作者:jaminsu 来源:医学教育网 |
-
清热药:清热泻火药——栀子 |
1.泻火除烦——用于热病烦闷。 本品苦寒降泄,善清三焦之火,尤善清心火,为治热病烦闷之要药。 (1)治外感热病发热、心烦。每与淡豆豉配伍,即栀子豉汤。 (2)治热病高热烦躁,神昏谵语。常与黄芩、黄连、大黄等配伍,如黄连解毒 |
更新时间:2008-8-27 作者:jaminsu 来源:医学教育网 |
-
清热药:清热泻火药——熊胆 |
1.清热解毒——用于疮痈、痔疮肿痛。 本品苦寒之性甚,有较强的清热解毒、消散痈肿作用,善治疮痈、痔疮等热毒蕴结之证。可以内服,尤多局部外用。可用凉开水调化后涂患处;也可配伍使用。 2.清肝明目——用于肝热目赤。 本品入肝、 |
更新时间:2008-8-27 作者:jaminsu 来源:医学教育网 |
-
清热药:清热泻火药——莲子心 |
1.清心火——用于热病高热神昏。 本品善清心火。治热扰心神,发热神昏,常与麦冬、连翘心、竹叶卷心等配伍,如清宫汤。 2.涩精安神——用于失眠、遗精。 本品本品苦寒,入心、肾经。能清心安神、交通心肾、固精止遗。治心火妄动、心 |
更新时间:2008-8-27 作者:jaminsu 来源:医学教育网 |
-
清热药:清热泻火药——淡竹叶 |
1.清热除烦——用于热病烦渴。 本品甘寒,主入心经。长于清泻心火、除烦止渴。用于治热病津伤、心烦口渴,常配石膏、芦根、知母等。 2.利尿——用于口舌生疮,尿赤淋浊。 本品归小肠经,既长于能泻心火,又善淡渗通利而清热利尿,常 |
更新时间:2008-8-27 作者:jaminsu 来源:医学教育网 |
-
清热药:清热泻火药——天花粉 |
1.清热生津——用于热病口渴,内热消渴,肺热咳嗽或燥咳。 本品甘苦寒,入肺、胃经。既善清肺胃之热,又擅养胃阴而生津止渴。既为治热病伤津口渴、内热消渴之良药,又为治肺热、肺燥咳嗽之常品。 (1)治热病伤津口渴。常配芦根、麦冬等 |
更新时间:2008-8-27 作者:jaminsu 来源:医学教育网 |
-
清热药:清热泻火药——芦根 |
1.清热生津——用于热病烦渴,肺热咳嗽,肺痈咳吐脓血。 本品甘寒,入肺经。性不滋腻,生津不恋邪,故凡温热病见津伤口渴者用之皆宜。且善清泄肺热而止咳、祛痰排脓,常用于热病烦渴,肺热咳嗽,肺痈咳吐脓血。 (1)治热病伤津,烦热口 |
更新时间:2008-8-27 作者:jaminsu 来源:医学教育网 |
-
清热药:清热泻火药——知母 |
1.清热泻火——用于气分实热证。 本品苦寒清热,其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之功与石膏相似,亦为治温热病邪在气分之壮热、烦渴、脉洪大等症之要药,常与石膏相须为用,如白虎汤。 2.滋阴润燥——用于肺热咳嗽,阴虚燥咳,阴虚消渴,骨蒸潮热 |
更新时间:2008-8-27 作者:jaminsu 来源:医学教育网 |
-
清热药:清热泻火药——石膏 |
1.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用于气分实热证和肺胃实热证。 本品辛散解肌透达、大寒清泄里热、甘寒生津除烦,主入肺胃经,为清热泻火之首药,且善清肺热,又泻胃中之火,为治温病气分实热证,以及肺热咳嗽、胃火牙痛之良药。 (1)治温病气 |
更新时间:2008-8-27 作者:jaminsu 来源:医学教育网 |
-
清热药总论 |
一、含义 凡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用治里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二、性能特点 本类药物苦味居多,兼有辛、甘、咸等味、性皆寒凉,归经范围广泛,五脏六腑皆有所归。 三、功效与主治 本章内的所有药物都具有清泄里热的功效,可 |
更新时间:2008-8-27 作者:jaminsu 来源:医学教育网 |
-
解表药:发散风热药——淡豆豉 |
1. 解表——用于外感表证。 本品甘辛凉,质轻辛散,能疏散表邪,发汗解表力颇为平稳,无论风热、风寒表证均可应用。 (1)治风热表证,温病初起。常与银花、连翘、薄荷等同用,如银翘散。 (2)治风寒表证。常与葱白、桔梗等同用, |
更新时间:2008-8-27 作者:jaminsu 来源:医学教育网 |
共 3755 篇文章 首页 | 上一页 |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文章/页 转到第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