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值为4~5,pKa值为9.3.吩噻嗪环易被氧化,在空气或日光中放置,渐变为红色。为阻止变色,注射液中加入对氢醌、连二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或维生素C等抗氧剂。
【临床用途】氯丙嗪为多巴胺的抑制剂。具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安定作用较强,临床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狂躁症,亦用于镇吐、强化麻醉及人工冬眠等。
在临床使用时,往往有部分病人在日光强烈照射下发生严重的光毒化过敏反应。在服药期间应防止过多的日光照射。这也是吩噻嗪类药物所特有的毒副反应。
②奋乃静
【化学名称】4-[3-(2-氯吩噻嗪-10-基)丙基]-1-哌嗪乙醇。
【理化性质】本品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性粉末,mp.94~100℃,pKa[HB+]3.7、7.8,几乎不溶于水,溶于稀盐酸。对光敏感,易被氧化。日光照射约2小时后,逐渐变色。氧化变色产物可能是由于生成不同的醌式结构显色。故本品应避光密闭保存。
【临床用途】本品为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其作用比氯丙嗪约强6~10倍,但镇静作用较弱。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及狂躁症。
【体内代谢】口服后约44%由尿中排泄,肝功能不良者禁用。吩噻嗪的环系也可改变成其他的三环。如噻吨环,二苯氮 和二苯环庚烯,都有一些临床使用的药物。
(2)噻吨类。把吩噻嗪环上的氮原子换成碳原子,再通过双键与侧链相连得到噻吨类衍生物。如氯普噻吨对精神分裂症和神经官能症疗效较好,作用比氯 丙嗪强,毒性也较小。改变该类药物的侧链及环上2位取代基对活性的影响与吩噻嗪类相同。由于噻吨类药物的母环与侧链以双键相连,因而存在几何异构体。顺式 异构体的活性比反式异构体强。
(3)二苯氮 类。以乙撑基取代氯噻嗪环上的硫原子,得到了中环扩为七元环的二苯氮 的丙米嗪和氯米帕明。与氯丙嗪相比,均有较好的抗抑郁作用。前者显效慢,抗抑郁作用强,后者的镇静作用较强。
(4)二苯环庚烯类。若在噻吨类结构中,以乙撑基取代环上的硫原子,并仍以双键与侧链相连,得到二苯环庚烯类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抗抑郁作用强于丙咪嗪。此外,类似结构的衍生物氯氮平也是较好的抗精神失常药。
(5)其他类。用于抗精神失常作用的还有丁酰苯类的氟哌啶醇,苯甲酰胺类药物如舒必利,以及主要治疗抑郁症具有杂环酰肼母核的异卡波肼。
①氟哌啶醇
【临床用途】本品为抗精神病药,作用机理与氯丙嗪相似。适用于急、慢性精神分裂症和其他兴奋躁狂状态。具有较强的抗精神病、抗焦虑作用及控制兴奋作用。副作用主要是锥体外系反应,大剂量长期服用可引起心律紊乱,心肌损伤,降低剂量或停药后可恢复正常。
②舒必利
【结构特点】结构中在吡咯烷2位有一手性碳原子,故本品具有旋光异构体,其中左旋体为具有活性的光学异构体。临床使用外消旋体。
【理化性质】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性粉末,无臭,极易溶于氢氧化钠液,在乙醇或丙酮中微溶,在水中几乎不溶,mp.177~180℃。pKa 9.1.需遮光,密闭保存。
【临床用途】本品抗木僵、退缩、幻觉、妄想及精神错乱的作用较强,并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和止吐作用。无催眠作用。无或少有锥体外系反应,副作用小。严重心血管疾病和肝功能不全者慎用。
2.抗抑郁症药
按作用机制抗抑郁症药可分为以下3类:
(1)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代表药物有阿米替林、多塞平、阿莫沙平、马普替林等。
盐酸阿米替林
阿米替林适用于内因性精神抑郁症,副作用较轻。在肝内首关效应,脱甲基生成主要的活性代谢产物去甲替林。去甲替林作为阿米替林从代谢研究过程发现的新药,也作为临床用药,治疗抑郁症。
(2)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代表药物有氟西汀、帕罗西汀、氟伏沙明、舍曲林和西酞普兰。该类药物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和易于耐受,是近年来出现的抗抑郁症的优秀药物。
氟西汀
本品为口服抗抑郁药。通过选择性抑制中枢神经对5-羟色胺的再吸收起作用。用于治疗抑郁症。本品在肝脏代谢,主要为活性代谢物N-去甲氟西汀,并 通过肾脏排泄。本品半衰期较长,为2~3天,N-去甲氟西汀的半衰期可长达7~9天。主要副作用为肠胃道刺激和神经失调。
(3)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代表药物有吗氯贝胺和托洛沙酮。
☆ ☆考点1: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
水杨酸乙酰化后成为阿司匹林,副作用较低,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1.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
【化学名称】2-(乙酰氧基)苯甲酸。
【理化性质】①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mp.135~140℃;无臭或微带醋酸臭,味微酸;遇湿气缓缓分解。
②阿司匹林在乙醇中易溶,在氯仿或乙醚中溶解,在水或无水乙醚中微溶。在氢氧化钠溶液或碳酸钠溶液中溶解,但同时分解。具酸性,pKa为3.5.水解后,用硫酸酸化可析出水杨酸的白色沉淀,此反应可供鉴别。
③阿司匹林水溶液与三氯化铁试液,无反应发生。当将两者加热后可显紫堇色。此反应可用于检测阿司匹林中水杨酸的含量。
④在阿司匹林生产的原料中可能带入苯酚类物质,酚类可转化成醋酸苯酯、水杨酸苯酯和乙酰水杨酸苯酯等杂质。这些杂质的共同特点是不含羧基,不能溶于碳酸钠溶液。可用此法检验阿司匹林中是否含有上述杂质……
⑤本品在生产中带入或贮存期中水解而含有水杨酸。不仅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还可在空气中逐渐被氧化成一系列醌类有色物质。如淡黄、红棕甚至深棕色, 使阿司匹林变色。变色后不可使用。此反应也可用于检测阿司匹林中水杨酸的含量。在阿司匹林的合成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的乙酰水杨酸酐副产物,易引起过敏反 应。
⑥本品口服易吸收,服后2小时,血药浓度达到峰值,在肝脏代谢,先水解成水杨酸,再和甘氨酸或葡萄糖醛酸结合,以结合物的形式排出体外。
【临床用途】本品的解热、镇痛、消炎作用较强。能选择性地使细胞内环氧合酶乙酰化,抑制环氧合酶的活性。影响下丘脑中枢致热因子前列腺素的合成,使体温中枢恢复调节体温的正常反应。
本品还具有抑制血小板凝聚作用,可用于防治动脉血栓和心肌梗死。
本品的不良反应是刺激胃黏膜细胞,长期服用可出现胃肠道反应,甚至引起胃及十二指肠出血。为避免对胃的刺激常制成肠溶片使用。[医学 教育网 搜集整理]
2.贝诺酯
本品系对乙酰氨基酚与阿司匹林形成的酯,在体内水解后,释放出阿司匹林和对乙酰氨基酚起作用,临床用途同阿司匹林,是阿司匹林的前药。由于阿司匹林中的羧酸基已成酯,故对胃无刺激作用,不良反应小,病人易于耐受,更适用于老人和儿童使用。
☆ ☆考点2:苯胺类解热镇痛药
本类药物不具有抗炎的作用。因为该类药物只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前列腺素的合成而不影响外周系统的前列腺素的合成。
对乙酰氨基酚是至今广泛使用的解热镇痛药。
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
【化学名称】N-(4-羟基苯基)乙酰胺。
【理化性质】①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本品在热水或乙醇中易溶,在丙酮中溶解,在水中略溶。饱和溶液呈酸性。本品的pKa为 9.7.在45℃以下稳定,但如暴露在潮湿的条件下会水解成对氨基酚,对氨基酚可进一步氧化,生成醌亚胺类化合物,颜色逐渐变成粉红色至棕色,最后成黑 色。
②本品含酚羟基,遇三氯化铁试液显色,产生蓝紫色,是用于鉴别的法定方法。
③对乙酰氨基酚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对氨基酚后,滴加亚硝酸钠试液,生成重氮盐,再加碱性β-萘酚试液,生成红色偶氮化合物。
④本品水溶液的稳定性与溶液的pH值有关。在pH为6时最为稳定,半衰期为21.8年(25℃)。
⑤对乙酰氨基酚在生产中可带入对氨基酚,或因贮存不当使成品部分水解,故药典规定应检查对氨基酚。对氨基酚可用亚硝基铁氰化钠试液的呈色反应来作限量测定。
【临床用途】本品为解热镇痛药,其解热镇痛作用略低于阿司匹林。无抗炎作用,对血小板及尿酸排泄无影响,对风湿痛及痛风病人除减轻症状外,无实质 性治疗作用。在正常剂量下无肝脏损害。过量(成人一次超过7.0g,儿童超过140mg/kg)可能导致肝损伤甚至坏死,亦可引起肾乳头坏死。
【体内代谢】本品口服后被消化道吸收1~2小时后血药浓度达峰值。半衰期为2.75~3.25小时,在肝脏代谢。本品主要与硫酸成酯或以葡萄糖醛 酸结合物的形式排出体外,小部分代谢物N-羟基衍生物为毒性代谢物,引起血红蛋白血症,溶血性贫血,毒害肝细胞。乙酰亚胺醌还可转化成毒性更大的代谢物。 通常乙酰亚胺醌在肝中与谷胱甘肽(GSH)结合而失去活性,但当大剂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时,使肝中贮存的谷胱甘肽大部分被除去,此时,乙酰亚胺醌与巯基等 亲核基团反应,在肝蛋白质上形成共价加成物导致肝坏死。如出现过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的情况,应及早服用N-乙酰半胱氨酸来对抗。
☆☆考点3:吡唑酮类解热镇痛药
代表药物安乃近。
【理化性质】本品为白色(供注射用)或略带微黄色(供口服用)的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水溶液放置后渐变黄色。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略溶,在乙醚中几乎不溶。本品易氧化,应遮光,密闭保存。
【临床用途】安乃近为吡唑酮类解热镇痛药。该类药物的解热镇痛作用与不良反应均较强。主要不良反应为引起肾脏损害,粒细胞减少,药热和过敏性皮炎,偶见严重的过敏反应。限制了该类药物的应用。
本品现仅用于其他解热镇痛药难以控制的高热,应严格控制使用。使用中应防止大汗虚脱,注意患者血象的变化。
☆ 考点4:3,5-吡唑烷二酮类非甾体抗炎药
3,5-吡唑烷二酮类药物是以氨基比林类药物为先导,经结构改造得到的一类抗炎药物。主要有保泰松和羟布宗(又称作羟基保泰松),后者是前者的活性代谢物,毒副作用小于前者。
保泰松的解热镇痛作用不强,但有良好的消炎镇痛作用,在临床上用为抗炎药。它的毒副作用较大,除胃肠道刺激及过敏反应外,对肝脏及血象也有不良的影响。羟布宗有较好的消炎镇痛作用,且毒性较低,副作用较小,应用于临床。
☆ ☆☆☆☆考点5:芳基烷酸类非甾体抗炎药
1.芳基乙酸类
(1)吲哚美辛
【化学名称】2-甲基-1-(4-氯苯甲酰基)-5-甲氧基-1H-吲哚-3-乙酸。
【理化性质】本品为类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性粉末;几乎无臭,无味;溶于丙酮,略溶于乙醚、乙醇、甲醇及氯仿,微溶于苯,极微溶于甲苯,几乎不溶于水,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mp.158~162℃。pKa为4.5.
室温下在空气中稳定,但对光敏感。水溶液在pH为2~8时较稳定,在强酸或强碱条件下水解,生成的2-甲基吲哚-5-甲氧基-吲哚-3-乙酸或其脱羧物可氧化变色。
【临床用途】本品对炎症疼痛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