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更新·会员中心·设为首页·下载·社区·百度·谷歌
  • 默认
  • 淡蓝
  • 宁夏
  • 新绿
  • 竹韵
  • 水墨
  • 星空
  • 奥运
  • 咖啡
  • 紫色
展开

资讯

图片

下载

健康

考试

搜论坛

执业药师
  • 注射剂的溶媒——注射用非水溶媒

      常用的水溶性非水溶媒有乙醇、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等,使用浓度均在50%以下,以免产生疼痛;油溶性非水溶媒有油酸乙酯、乳酸乙酯、二甲基乙酰胺和苯甲酸苄酯等。   以上各种非水溶媒均应符合注射用或药用规格,不能用化学试剂代替。
    更新时间:2013-1-27   作者:责任编辑  来源:医学教育网
  • 注射剂的溶媒——注射用油

      注射用油系指精制的植物油。   注射用油应无异臭、无酸败味、色泽不得深于黄色6号标准比色液;在10℃时应保持澄明,皂化值应为185-200,碘值应为79-128,酸值不大于0.56,并不得检出矿物油,含水量及杂质均不得超过0.2%。  皂化
    更新时间:2013-1-27   作者:责任编辑  来源:医学教育网
  • 注射剂的溶媒——注射用水

      注射用水是指不含热原,专供注射的重蒸馏水和高纯水。注射用水与纯化水的区别就在于无热原。注射用水再经灭菌得灭菌注射用水,作为粉针的溶剂或注射剂的稀释剂。   注射用水的质量要求   注射用水的质量要求较为严格,除一般蒸馏水的检查应符合药典规定
    更新时间:2013-1-27   作者:责任编辑  来源:医学教育网
  • 注射剂与滴眼剂——电渗析法

      当原水含盐量高达3000mg/L时,离子交换法不宜制纯化水,但可采用电渗析法处理。本法原理为:将阳离子交换膜装在阴极端,显示负电场;阴离子交换膜装在阳极端,显示正电场。在电场作用下,负离子向阳极迁移,正离子向阴极迁移,从而去除水中的电解质而
    更新时间:2013-1-27   作者:责任编辑  来源:医学教育网
  • 注射剂与滴眼剂——反渗透法

      用一个半透膜将U型管内的纯水与盐水隔开,则纯水就透过半透膜扩散到盐溶液一侧,这就是渗透过程。两侧液柱产生的高度差,即表示此盐溶液所具有的渗透压。但若在渗透开始时就在盐溶液一侧施加一个大于此盐溶液渗透压的力,则盐溶液中的水将向纯水一侧渗透,结
    更新时间:2013-1-27   作者:责任编辑  来源:医学教育网
  • 注射剂与滴眼剂——离子交换法2

      (一)树脂柱的组合   一般有四种形式:(1)单床;(2)复合床;(3)联合床;(4)混合床。在各种组合中(除混合床外)阳树脂床需排在首位,不可颠倒。因为水中含有碱土金属离子(Ca2+、Mg2+)如不首先经过阳树脂床而进入阴树脂后,阴树脂与
    更新时间:2013-1-27   作者:责任编辑  来源:医学教育网
  • 注射剂与滴眼剂——离子交换法

      (一)离子交换树脂的类型   我国医药生产中,常用的树脂有两种,一种是762型苯乙烯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另一种是717型苯乙烯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   (二)交换的基本原理   阳、阴树脂在水中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是解离的,当原水通过阳
    更新时间:2013-1-27   作者:责任编辑  来源:医学教育网
  • 注射剂与滴眼剂——纯化水的制备

      纯化水系指用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制得供药用的水。纯化水化学纯度较高,但在除热原上不如重蒸馏法可靠,故一般供洗涤(粗洗)或作制备注射用水的水源。
    更新时间:2013-1-27   作者:责任编辑  来源:医学教育网
  • 注射剂与滴眼剂——热原检查法

      (一)家兔发热试验法   热原检查目前各国药典法定的方法仍为家兔发热试验法,属限度试验。它是将一定量的供试品,由静脉注入家兔体内,在规定时间内观察体温的变化情况,如家兔体温升高的度数超过规定限度即认为有热原反应。具体试验方法和结果判断标准见
    更新时间:2013-1-27   作者:责任编辑  来源:医学教育网
  • 注射剂与滴眼剂——除去热原的方…

      (一)除去药液中热原的方法   1、活性炭吸附法:即在配液时加入0.1-0.5%(溶液体积)的针用一级活性炭,煮沸并搅拌15分钟,即能除去大部分热原,而且活性炭还有脱色、助滤、除臭作用。但活性炭也会吸附部分药液,故使用时应过量投料,但小剂量
    更新时间:2013-1-27   作者:责任编辑  来源:医学教育网
  • 注射剂与滴眼剂——污染热原的途…

      (一)从溶媒中带入   这是注射剂出现热原的主要原因,冷凝的水蒸气中带有非常小的水滴(称飞沫)即可将热原带入。制备注射用水时不严格或储存过久均会污染热原。因此,生产的注射用水应定时进行内毒素检查,药典规定供配制用的注射用水必须在制备后12小
    更新时间:2013-1-27   作者:责任编辑  来源:医学教育网
  • 注射剂与滴眼剂——热原的组成与…

      (一)组成   热原是微生物的尸体及其代谢产物。大多数微生物均能产生热原,但致热能力最强的是革兰氏阴性杆菌所产生的热原。   热原是微生物产生的一种内毒素,由磷脂、脂多糖和蛋白质等所组成,其中脂多糖具有特别强的致热性和耐热性。热原的分子量一
    更新时间:2013-1-27   作者:责任编辑  来源:医学教育网
  • 注射剂与滴眼剂——质量要求

      中国药典规定,注射剂应符合下列要求:   (1)无菌:注射剂成品中不应有任何活的微生物,必须达到药典无菌检查的要求。   (2)无热原:无热原是注射剂的重要质量指标,特别是供静脉及脊椎注射的注射剂必须通过热原检查。   (3)澄明度合格:在
    更新时间:2013-1-27   作者:责任编辑  来源:医学教育网
  • 注射剂与滴眼剂——分类

      (一)按分散系统分类   1、溶液型注射剂:对易溶于水,且在水溶液中比较稳定的药物可制成水溶液型注射剂,如维生素C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不溶于水而溶于油的药物可制成油溶液型注射剂,如黄体酮注射液。   2、混悬液型注射剂:水难溶性药物或需要
    更新时间:2013-1-27   作者:责任编辑  来源:医学教育网
  • 注射剂与滴眼剂——定义与特点

      注射剂系指由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灭菌溶液、乳浊液、混悬液,以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使用的无菌粉末或浓缩液。它具有如下特点:   (1)药效迅速,剂量准确,作用可靠。因为药物不经过消化系统和肝脏直接吸收入血,不受消化液的破坏和肝脏的代谢
    更新时间:2013-1-27   作者:责任编辑  来源:医学教育网
  • 浸出制剂的工艺设计

      目前浸出制剂正处于改革、提高和发展阶段,为保证浸出制剂的有效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必须优选剂型,优选处方及制备工艺,需要进行工艺设计与试制。   一、工艺设计的一般程序   1、调查研究   在工艺设计前首先对其品种的有关内容进行必要的文献调
    更新时间:2013-1-27   作者:责任编辑  来源:医学教育网
  • 浸出制剂的质量控制

      一、药材的来源、品种与规格   浸出制剂的质量如何,不仅关系到浸出制剂本身的质量,同时,还影响到以浸出制剂为原料制备的片剂、胶囊剂等剂型的质量。但由于中药含有的成分复杂,故控制浸出制剂的质量也是一个复杂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  
    更新时间:2013-1-27   作者:责任编辑  来源:医学教育网
  • 常用浸出制剂的制备-口服液

      (一)概述   中药口服液是指中药材经过适当方法提取、纯化,加入适宜的添加剂制成的一种口服液体制剂。中药口服液是在中药汤剂、合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液体制剂(单剂量灌装的合剂称为“口服液”)口服液用量小,吸收快
    更新时间:2013-1-27   作者:责任编辑  来源:医学教育网
  • 常用浸出制剂的制备-冲剂

      (一)概述   冲剂系指药材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药材细粉制成的颗粒状制剂。按溶解性能分可溶性冲剂、混悬性冲剂和泡腾冲剂。按成品形状可分为颗粒状和块状,前者应用较多。   冲剂用水冲服,既保持了汤剂的特色,又克服汤剂临时煎煮,容易霉变的缺点,
    更新时间:2013-1-27   作者:责任编辑  来源:医学教育网
  • 常用浸出制剂的制备-煎膏剂

      (一)概述   煎膏剂系指药材加水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炼糖或炼蜜制成的稠厚半流体状的浸出制剂。煎膏剂的效用以滋补为主,兼有缓和的治疗作用,习称“膏滋”。   由于药材煎煮时间长,有效成分浸出量多,其利用率一般比汤剂高
    更新时间:2013-1-27   作者:责任编辑  来源:医学教育网
1190 篇文章  首页 | 上一页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文章/页  转到第
关于我们 | 合作加盟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我要投稿 | 最近更新 |网站管理| 加入收藏
有害短信息举报 |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 版权所有 | QQ群: 208861788
Copyright © 2008 - 2020 pooson.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0006718号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部分资源来源其他网站,
如果有些资源侵犯你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处理!站长QQ:(1107044562) 邮箱:pooson@qq.com互联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