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发生当日,神经外科主任凌锋教授原本要到四川省泸州市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得知地震发生后,她立即从重庆机场赶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并被卫生计生委就地委任为国家医疗专家组成员,指导和协助当地展开对地震伤员的医疗救治。
“根据国家规定的救治流程,送到成都来的都是一些伤情比较重的病人。这次我们有一个很明显的感受,就是伤员的转运速度明显比2008年汶川地震时要快得多,这为重伤员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创造了基础和条件。”凌锋说,这次转运速度快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雅安地区距离成都仅200多公里,路程比较近;二是交通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努力,有力地保障了急救通道的畅通。
4月21日,凌锋看到了一个让她难忘的景象。“中午12时左右,我去雅安市和芦山县查看伤员救治情况,路过成雅高速路口时,看到有3位大学生模样的姑娘,每人举着一块牌子站在高速路紧急通道口,牌子上写着‘请让开生命通道’。等我晚上7时左右回来时,姑娘们还在那里坚守着。想起平时抢救患者遭遇交通不畅时的上火劲,这样的情景既让我感到欣慰,又很受触动。”她说。
凌锋介绍,地震中涉及神经外科的重症伤情主要有开放性颅骨骨折、颅脑损伤、颅内血肿等,救治这类伤员,技术上的困难并不多,重要的是要和时间赛跑。而这次能在成都接收许多此类重症伤员,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伤员转运的迅速。
“4月21日,有一位部队官兵在抢险途中不幸被余震震落的山石砸伤,伤者出现脑硬膜下血肿,救护车迅速将其送往华西医院。到医院时,病人的血肿已经很大,但还没有出现脑疝等危及生命的症状。我们马上为他清理了血肿、修补颅骨,处理得相当完善。现在,病人的生命体征正常、意识清醒,再休息几天,完全恢复没有问题。”凌锋说。
除了快速转运病人之外,凌锋提到,此次救治工作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康复力量的早期介入。“2008年汶川地震后,医学界对康复治疗的重视程度大大提升,将其视作降低致残率和致残度的一个重要举措。此次救治就完全吸纳了这个经验,在卫生计生委委派的第二批国家医疗专家队中,就有两名康复专业的医师。”
凌锋说,目前,康复医生已经展开了工作。康复医师的及早介入为临床带来了新理念。“康复不是人们通常理解的在康复室里的物理训练。即使病人还在重症监护病房,康复医师也可以教给临床医护人员和病人如何进行‘良姿摆放’,以避免长期采用过伸或过屈的体位而导致的关节挛缩等。再比如,对于一名肺部挫伤的病人来说,康复医师可以提早帮助其进行呼吸训练。对于骨科病人,即使打着夹板、石膏和内固定,康复医师也会告诉他们如何做肌肉训练。”
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