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晃了。”正在接受采访的李危石电话中突然停顿了一下,然后告诉记者。这是到灾区经历的第几次余震,他已经记不清了。
4月22日11时半,这位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骨科专家、卫生计生委派出的首支国家专家医疗队队长,刚刚主刀完成了雅安震后首例脊柱手术。
“雅安当地医院的手术能力正在部分恢复。”李危石说,目前,除了继续为雅安当地医院收治的伤员提供医疗服务外,医疗队员们正在紧锣密鼓地为宝兴县交通恢复之后可能转出的重症伤员救治做准备。
能在雅安进行手术不容易
4月21日,李危石刚刚经历了一台惊险的手术。当天下午5时多,一场5.4级的余震突然来袭,当时他和同事正在雅安市第二人民医院8层的手术室进行一台粉碎性骨折的修复手术。
“手术进行到一半的时候,突然感觉到地板在晃,手术台也出现了震动,屋内的物品也不停地晃动。”李危石回忆说,当时手术室门口还有电视台记者正在采访,强烈的晃动让记者差点没拿住摄像机。
由于只对伤员进行了腰部的麻醉,所以手术的时候,伤员的意识处于清醒状态。地震让手术台上的伤员顿时情绪失控,失声哭起来。李危石立刻暂停了手术,“经历过地震的伤员受到二次刺激,肯定会害怕。”所幸有惊无险,他和医护人员安抚住伤员,顺利完成了手术。
能够在雅安进行手术不容易。李危石介绍,21日凌晨,首支国家专家医疗队赶到雅安时,整座城市的3家医院还处于停水停电的状态。专家医疗队的33人随即分为4个组,第一组派到芦山第一线,查看是否有重症患者需要协助当地抢救。(下转第3版)(上接第1版)
剩下3组分别在雅安3家大医院对所有伤员进行排查,看哪些需要手术。当时一共排查了80多名伤者,伤情以骨折居多。雅安的3家医院每家都有10多名需要手术的伤者。
在当地政府和医务人员的努力下,医院的电路、水路得以迅速检修恢复。“21日下午,我们已经开始手术了,总共做了4台,分别是小腿骨折和手部骨折。第一例手术是一名31岁的女性,小腿骨折,这也是震后雅安当地医院开展的第一例手术。手术非常顺利,1个半小时结束。”
五小时内组建首支医疗队
电话里,李危石还在不住地咳嗽。4月20日在接到赶赴灾区的命令时,他因为感冒正在家中休息。“一直睡到10点多才起床。”
4月20日10时30分,卫生计生委通知北京市卫生局,要求做好向灾区派遣国家专家医疗队的准备。
当日12时,李危石接到电话,通知他做好参加医疗队的准备。下午3时,北大三院的医疗队成员集结完毕。当晚9时,首支由33名医务人员组成的国家专家医疗队奔赴灾区。
“经历了汶川和玉树地震,我们应对已经比较有经验了。”李危石说,大到帐篷和仪器设备,小到垃圾袋、一次性纸尿裤,医疗队自带的物资装了95箱。
“刚到雅安就遇到个下马威”
4月21日午夜,国家专家医疗队到达成都,连夜赶往灾区,因为堵车,一直到凌晨5时才抵达雅安。
“刚到雅安就遇到个下马威。”李危石说,刚到驻地就碰到一场余震,宾馆的铝合金窗户“哗哗”直响,医疗队员们对灾区顿时有了最直接的感受。
“算上在北京的准备时间,到昨天被换下休息,医疗队员们工作了将近40个小时,也就休息了两个小时。”李危石说。
尽管辛苦,但在李危石看来,与汶川地震相比,本次救援的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得益于交通畅通,为及时救援创造了更好条件,伤员的转运比较及时。另一方面,医疗队和相关救援力量动作也更加迅速,应急反应比较及时。”李危石说,让他印象最深的是,当他和专家赶到芦山县的时候,当地的重伤员已经在24小时内转运完毕。
经历了最初的忙碌,现在国家专家医疗队开始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李危石介绍,在雅安手术能力逐步恢复之后,ICU、肾内科、院感等专家都在帮助灾区当地医院规范医疗救治流程。“就在我接电话之前,雅安当地医院正在调试刚刚安装好的血透机。”李危石说,宝兴县一旦交通打通后,可能还会有一些伤员转过来,专家组正在做针对性的准备。
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