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两会之后,各地都在有计划地推进“医药分开”的尝试,北京也将开始探索。在一些地方的试点中,改革的内容涉及到了医院的药剂科,剥离药库和物流,门诊药房托管,尝试裁减药剂科人员等。因此,医院药师都在关注这项改革举措,思考着医改对自己职业生涯的影响和医院药师队伍的未来。
医院药师担心,自己会不会成为这场轰轰烈烈医改的牺牲者?其实,从政策的设计来看,医改要剥离出去的并不是药学服务和医院药师团队,但目前占用药师绝大部分精力的门诊药品调剂业务或许需要换一个视角重新审视。
现在,医院药师的工作内容是药品采购与物流管理、药品制剂与门诊药品调剂、住院患者药品调配、临床药学服务、用药咨询与信息支持等。据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尝试的医院运行资料表明,该院的药剂科有百余人,其中70%从事药品调剂工作。而且随着门诊量和处方量的增长,搬运药品和发药的工作量仍在增加。国内大型三甲医院的情况大都如此。门诊药师每天做着繁重的体力劳动,确实非常辛苦,但我们仔细分析医院管理和患者的需求后发现,这些工作并不是医院最需要的。
从医院评审的核心指标中可以看出,包括药品安全在内的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和医疗安全,是医院管理者最关注的内容。在这方面,药师的作用如何体现?这是医院药师们目前最应该考虑的问题。
随着医学和药学的发展,临床用药越来越复杂,同一科室、不同治疗组的用药模式,相同疾病内科和外科的用药模式都是不同的。很多医院都引入了信息化管理,实行了电子处方,但是这样的精细化管理也是止步于护士站和药房,直接接触病人的药学服务还是需要人来完成。为了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有很多工作需要药师去研究和把关,而三甲医院专职从事临床药学的人员只有5%~8%.
对于高学历、高素质、高专业水平的医院药师队伍来说,把药品正确地发放给患者是最起码的要求,他们更应该成为合理用药的保障者。所以,将一部分药品物流和门诊调剂业务剥离出去,也许是不远的事,并非会削弱了药学服务的力量,而是将药师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
“医药分开”之后,药事服务可以由物流服务和药品供应为主转向提供专业临床药学服务为主。对于这种变化,医院药师需要思考,我们是否具备了足够的临床药学知识和药学服务能力,承担起保障医疗安全和患者用药安全的重任。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李大魁教授谈到我国医院药学发展时,曾提出目前我国合理用药的保障体系已经成为影响公众健康和医改成效的“短板”,而中国医院药师的临床药学服务水平和队伍建设落后于发达国家,如不能适应医改的需求,可能成为中国医疗服务中“短板中的短板”。
医改是挑战,更是机遇,它赋予了医院药师新的职责和艰巨的任务;站在被牺牲和自立自强的十字路口,能够决定我们行业发展未来的是自身的努力和业务水平。所以,不希望被医改淘汰的同行,应尽快加强专业学习,提高药学服务能力,参与到医疗质量与用药安全工作中,用行动和效果证明我们的价值!
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