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不少慢病患者发现,在基层医疗机构拿不到惯用的药物了。21日,市卫生局表示,在512种基本药物中,针对慢病单独增补了73种药品,虽然无法完全与大医院一致,但很多药品都能在基本药物目录中找到替代药物。
患者不愿用基药
“这些药都没有?叫我怎么看病?”18日上午9点多,从南岸区龙门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传出一阵吵闹声,“我有抑郁症,吃了这种药要兴奋,睡不着觉。”52岁的彭海南正扯着嗓门与医生争吵。
彭海南患有哮喘,刚从重医附一院转诊到龙门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此前一直用舒利迭喷雾剂,转诊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舒利迭不在基本药物目录之内,医生就给他开了氨茶碱代替。
“这里面有激素,我看过药物说明,哪里吃得?”医护人员解释后,他仍然不能接受。
医疗机构也无奈
“我们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形,慢病病人特别突出。”南岸区弹子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蔡明晋说,该中心现有500多名从大医院转诊的慢病病人,“有的病人用惯了某种药,让他换一种药,他转身就走。”这种情形下,大约有10-20%的病人又回到大医院。
弹子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身份”还有些特殊,属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带医院,除了有内科、外科、妇产科等科室外,还有手术室。“去年我们还投入100多万元装修了手术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连麻醉药都不能进,怎么动手术?”
基药价格低许多
“我们专门针对几种主要慢病进行了单独增补药品,基本能满足慢病患者的需要。”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高血压、糖尿病、慢支炎、冠心病、精神病和肿瘤是基层医疗机构最常见的慢病,针对这些慢病,单独增补了73种药品。虽然无法完全与大医院一致,但很多药品都能在基本药物目录中找到替代药物,而且基药的价格要便宜得多。
该负责人称,基本药物制度最重要的在于“保底”,同时价格合理。因此,医生要引导患者使用基本药物替代,一方面加强基层医生培训,规定基层医疗机构的用药范围,引导患者使用基本药物;一方面要转变大医院医生观念,让他们了解基本药物制度,主动选择使用基本药物。
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