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一)流行病学资料 食物或水型流行暴发,起病前进食未煮熟海产品如毛蚶、蛤蜊等,儿童发病年龄以及秋、冬季节高峰,皆有利于甲型肝炎的诊断。但散发性发病则不足以排除甲型肝炎。
有与乙型肝炎患者或HBsAg携带者密切接触史或多个家庭成员病史,特别是出生于HBeAg阳性母亲的婴幼儿,对乙型肝炎诊断有参考意义。对有输血史的肝炎患者,应考虑丙型肝炎的可能。持续性水型流行暴发时应考虑戊型肝炎的可能。
(二)临床诊断
1.急性肝炎: (1)起病急,有畏寒、发热、纳差、恶心、呕吐等黄疸前期症状,血清ALT显著升高,而无过去肝炎病史者应首先考虑甲型或戊型肝炎的诊断。无黄疸者可临床拟诊为急性无黄疸型甲型肝炎。(2)起病较慢,有乏力、厌食、恶心、呕吐等黄疸前期症状,血清ALT显著升高,而又排除其他原因引起肝损害,病程在6个月以内者,可临床拟诊为急性无黄疸型乙型或丙型肝炎。
2.慢性肝炎:(1)慢性迁延性肝炎:乙型或丙型肝炎病程超过半年,病情较轻,可有肝区痛和乏力,伴有轻度肝功能损害或ALT升高,而不具备诊断为慢性活动性肝炎条件,或肝活检符合慢性迁延性肝炎组织血改变者。(2)慢性活动性肝炎:乙型或丙型肝炎病程超过半年,症状较明显,肝肿大,质地中度以上。可伴有黄疸、蜘蛛痣、肝病面容、肝掌或脾肿大。血清ALT反复或持续升高伴有蛋白功能异常如A/G比值下降或倒置,可有血清胆红素长期或反复升高。
3.重型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10日以内迅速出现重型肝炎表现者,可诊断为急性重型肝炎。病程10日以上出现上述表现者可诊断为亚急性重型肝炎。在慢性活动性肝炎基础上出现重型肝炎表现者,可诊断为慢性重型肝炎。
(三)病原学诊断
1.甲型肝炎 具备急性肝炎临床表现,并在血清中检出抗-HAV IgM;或急性期抗-HAV IgG阴性,恢复其转为阳性;或从粪中检出或分离出HAV者,均可确诊为甲型肝炎。
2.乙型肝炎 具备急、慢性肝炎临床表现,而血清HBsAg、HBeAG、HBcAg、HBV DNA、DNAP或抗-HBc IgM当中有一项阳性时,可确诊唯一性肝炎。单独抗-HBe或抗-HBc阳性时,需同时伴有上述当中的1项阳性才能确诊。抗-HBs单独阳性,而其血清浓度大于10mIU/ml时,可基本排除乙型肝炎。缺乏临床表现而HBsAg阳性,伴有或不伴有其他血清标记物时,可诊断为无症状HBsAg携带者。
3.丙型肝类 具备急、慢性肝炎临床表现,而同时抗-HCV IgM、抗-HCV IgG或HCV RNA阳性时,可诊断为丙型肝炎。不具备临床表现,仅血清HCV标记物阳性时,可诊断为无症状HCV携带者。
4.丁型肝炎 具备急、慢性临床表现,血清HBsAg阳性,而同时血清HDAg、抗-HDV IgM或抗-HDV IgG其中1项阳性;或肝活检免疫组化法检出HDAg时,均可确诊未定型肝炎。不具备临床表现,仅血清HBsAg和HDV血清标记物阳性时,可诊断为无症状HDV携带者。
5.戊型肝炎 具备急性肝炎临床表现,而同时血清抗-HEV IgM、抗-HEV IgG阳性;或从粪便中检出HEV颗粒者,均可诊断为戊型肝炎。
[鉴别诊断]
(一)其他原因引起的黄疸
1.溶血性黄疸 有药物或感染的诱因,常有红细胞本身缺陷,有贫血、血红蛋白尿,网织红细胞增多,血清间接胆红素测定升高,大、小便中尿胆原增多。
2.肝外梗阻型黄疸 肝肿大较常见,胆囊肿大常见,肝功能改变较轻,有原发病的症状、体征,如胆绞痛、Murphy征阳性、腹内中快和化验检查特征如血清碱性磷酸酶和胆固醇显著上升、X线及超生检查发现结石症,肝内胆管扩张等。
(二)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炎
1.其他病毒引起的肝炎 EB病毒和巨细胞病毒都可引起肝类,但一般不成为病毒型肝炎。鉴别诊断应根据原发病的临床特点和血清血检查结果。
2.感染中毒型肝炎 细菌、立克次体、钩端螺旋体感染都可引起肝肿大、黄疸及肝功能异常。应根据原发病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来加以鉴别。
3.药物引起的肝损害 有用过能引起肝损害药物的历史。如为中毒型药物,肝损害程度与药物剂量有关。如为变态反应性药物,多同时伴有发热、皮疹、关节痛、嗜酸粒细胞增多等变态反应表现。初次应用至出现肝损害之间有一段潜伏期,再次暴露于同一药物时迅速发生。
4.酒精性肝炎 长期嗜酒可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可根据个人史和血清学检查加以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