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能力极强的精微物质,它对人体生长发育,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经气的运行,血液在脉管内的循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均能起激发和推动作用。
2.温煦作用:气的运动是人体热量的来源。人体正常体温的恒定,也是靠气来调节和维持的;各脏腑组织器官、经络等,也要在气的温煦作用下,才能进 行正常的生理活动;血和津液之所以能保持液态在体内不停地运行,除依赖于气的推动外,也要依靠气的温煦作用,方不致凝聚,所以古人说"血得温则行,得寒则 凝".
3.防御作用:主要表现在护卫肌表,防止外邪侵入;与侵入体内的各种邪气进行斗争。故《素问o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4.固摄作用:主要是指气对于精、血、津液等物质具有防止其无故流失的作用,并能维护脏腑器官各自位置的相对稳定。具体表现在:固摄血液,即维持 血液在脉管内循行,防止溢出脉外;固摄汗液、尿液、唾液、胃液、肠液等正常物质分泌和排泄,防止其无故外泄和流失,从而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相对平衡;维持 脏腑器官位置的稳定,使之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和脏腑之间功能的相互协调;维持胎儿在胞宫内的安定和正常发育等。
5.气化作用: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气化作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体内物质代谢的过程,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具体地说,即是指精、气、血、津液等物质的新陈代谢及相互转化。
☆ 考点27:气的运行
气的运动,称作"气机".虽然不同的气,有不同的运动形式,但"升降出入"则是气运动的基本形式。人体的各脏腑器官都在进行着升降出入的活动,如肺主呼吸,有出有入,有宣有降;肺主呼气(出),肾主纳气(入);心火下降,肾水升腾;以及脾主升清,胃主降浊等。
☆ ☆☆☆考点28:气的分类
1.元气:又称"原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内至脏腑,外达肌肤腠理,推动 和促进着人体的生长发育,温煦和激发着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所以说,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
2.宗气:是指积于胸中之气,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作"气海",又称"膻中".宗气是以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和脾胃从饮食物中运化生成的水谷精 气为其主要组成部分,相互结合而生成。故凡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气血的运行,肢体的寒温和活动能力,视听功能,心搏的强弱及其节律等,皆与宗气盛衰有 关。
3.营气:又称"荣气".主要来源于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气,由水谷精气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营气运行于全身血脉之中,成为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营气的生理功能,有营养人体和化生血液两方面。
4.卫气:又称"卫阳".主要由水谷精气所化生,运行于脉外。卫气的生理功能一是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二是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等;三是调节 控制汗孔的开合和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人体卫外功能的强弱,以及能否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同卫气的功能活动是否正常有着密切关系。
☆☆考点29:血的功能
血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化生。由于血液仅存在于脉管之中,所以称"脉为血之府".血由心所主,藏于肝,统于脾,循行于脉中,对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具有濡养作用,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血的主要功能是对全身的营养和滋润作用。营气和津液是血的主要成分。血在脉中循行,内至脏腑,外达皮肉筋骨,运行不息,对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充分的营养和滋润作用,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血又是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人的精力充沛,神志清晰,感觉灵敏,活动自如而协调,均有赖于血气的充盛和血液运行的调和与流利。所以,如果血 虚、血热或血液运行失常,则可发生精神衰退、健忘、多梦、失眠、烦躁,甚至神志恍惚,惊悸不安,以及谵妄、昏迷等神志失常的多种病变。
☆ 考点30: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质地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并能渗注于血脉,起滋润作用的,称为津;质地较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起濡养作用的,则称为液。
津液的输布和排泄,主要是通过脾的转输、肺的宣降和肾的蒸腾气化,以三焦为通道而输布于全身。
肺"通调水道",即通过肺的宣发作用,将津液输布于全身体表,以发挥津液的营养和滋润作用,津液经过气化形成汗液而排出体外。又通过肺的肃降作用,将津液输送到肾和膀胱,最后化为尿液而排出体外。
脾对津液的输布作用,是将津液输布到全身以滋润和灌溉各组织器官以及津液上输于肺,然后由肺再宣发到全身。
肾对于津液的输布和排泄,起着极其重要的主宰作用。
因此,津液的生成,依赖于脾胃对饮食物的运化功能;津液的输布,则依靠脾的"散精"和肺的"通调水道"功能;津液的排泄则主要通过汗液、尿液和呼 气的形式而实现;津液在体内的升降出入,则是在肾的气化蒸腾作用下,以三焦为通道,随着气的升降出入,布散于全身而环流不息。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