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辞旧迎新的门槛上,人们既为过去一年生活的改善而欣慰,又在萌生新的希望——新的一年,百姓得实惠的事会更多吗?保障会更健全吗?看病会更便利吗?房子会住得更大些吗?呼吸的空气会更清新吗……
民生改善无止境。柴米油盐、衣食住行、公平与尊严,每个人的期盼总在不断刷新,每一种新期盼都应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关注。
从今天起推出系列报道,围绕民生领域的热点难点,对话高端人士,回应百姓关切,共同展望新年。
报销水平逐步提高,医疗费用控制增长
——2012年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年人均补助提高到240元,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普遍可达到70%
【镜头】2011年9月,记者在江西省人民医院见到了躺在病床上的白血病患儿卢魁星。妈妈吴金柳说:“以前这种病只在电视上看过,没想到自己的孩子得了这种病,当时感觉绝望极了。”怀着救孩子的迫切愿望,吴金柳带着孩子四处就医,“在儿童医院住了几天院,花了2万多元。”
听说江西省对这种白血病儿童进行救助,吴金柳申请到了3年15万元的定额补助。截至9月份,卢魁星已在省人民医院进行了8次治疗。主治医师刘婷婷介绍,患儿的病情在第一疗程结束后已缓解。
据江西省卫生厅巡视员刘富林介绍,救助的钱大部分来自医保资金,其中70%来自城乡医疗保障资金,20%来自民政救助资金,10%由省级专项资金补助。
患大病的人在比例上不算多,但往往会给家庭带来极大困难。因此,人们普遍希望,在国务院确定的医改三年计划结束后,医保的报销比例仍能继续提高。
记者:李克强副总理在全国医改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强调,从2012年起医改进入新的实施阶段,即将从三个方面进行重点突破:全民基本医保、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县级医院改革。我们先从医保说起:2012年,我国医保的补助标准是否会提高?
孙志刚:是的,财政部已公布,2012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年人均240元,并逐步提高报销水平。
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是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也是深化医改的核心理念。我国全民基本医保已覆盖12.95亿人,占总人口95%以上。应该说,我们织起了一个世界最大的全民医保网。这在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有国际媒体认为这是一个奇迹。
但是目前还需要不断提升保障能力。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要逐步提高,明显缩小与实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之间的差距。同时,进一步扩大门诊统筹实施范围。经测算,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年人均240元,并用其中部分新增补助资金,购买大病保险,今后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支付比例可达到70%.
医疗救助制度是困难群众看病就医的“兜底网”,将来要加大救助资金投入,提高大病救助能力。日前公布的《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医疗救助政策范围内住院自付费用救助比率要从2010年的43%提升到70%,力争年均增长率稳定在27%;将重度残疾人、低收入家庭成员等特殊困难人员纳入救助范围;在试点基础上,逐步建立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逐步降低或取消医疗救助起付线。
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制度的管理体制将加快统筹,整合管理职能和经办资源。要让老百姓“报得多、报得快”,推行医疗费用即时结算、“一卡通”,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跨制度、跨地区转移接续,提高医保统筹层次。
记者:世界银行专家张硕认为,医保对控制医疗费用增长有很好的作用。当前医疗费用增长较快,我国是否会在这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
孙志刚:如今,医药技术不断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发生深刻变化,医疗费用成本持续攀升,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了挑战。
控制医疗费用增长,要加大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力度,推行总额预付制、按病种付费等改革。通过医保杠杆引导群众小病到基层,促进分级诊疗制度形成。
医保是医院医疗服务的主要补偿渠道之一,应发挥其作用,分解评价指标,监管医疗服务、医务人员服务行为,实现对医疗费用的控制。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