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个别媒体报道,我国正酝酿修改《献血法》,将目前提倡的献血年龄从18至55周岁,放宽至17到60周岁。昨天上午,卫生部新闻发言人表示,这还只是个别专家的建议,卫生部还没有启动与之相关的工作。
用血不足催生“放宽年龄”说
卫生部医政司副司长郭燕红在此前的新闻通气会上介绍,我国近年来供血量以每年12.6%的速度递增。年采血量由2006年的2295吨增加到2010年的3935吨,增幅达71.5%.但采血量的增长仍追不上临床用血的快速增长。
2010年与2009年相比,全国手术人次增长18.6%,而采血量增长只有7.7%,今年前三季度全国采血量增长为6%.以北京为例,用血量近10年以每年10%到15%的速度在递增。
目前全国每天约有7万人献血,按照医疗服务量的增长进行初步测算,到2015年,每天需要有约12万人献血。
去年年底以来,一些地市出现了血液供应紧张,个别城市出现了常态化的供血紧张。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有媒体报道,施行了13年的《献血法》酝酿修改,献血年龄可能放宽至17到60周岁。
动员更多适龄公民才是重点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谈到,“放宽年龄”一说还只是个别专家建议。我国的人口基数非常大,目前的工作重点是动员更多的健康适龄公民参加无偿献血,也就是提高目前18至55周岁人群的献血比例,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用血需求。
不过他也谈到,我国《献血法》第二条规定,国家提倡18周岁到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并没有禁止其他年龄段的健康公民自愿无偿献血。
目前我国人口献血率只有8.7%.,低于世界高收入国家的45.4%.(丹麦最高为67%.),以及中等收入国家的10.1%.,也低于我国香港的30%.和澳门的23%.,离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10%.也有一定的差距。
也有专家表示,对于献血年龄的上限55岁可以适当放宽,有些接近60岁的老年人身体还很好,各项检测指标也正常,如果他个人愿意献血,其实是可以献的。
四大原因造成供血紧张
除了临床用血增长过快和我国人口献血率偏低两大主要原因外,大量患者流向北京、上海等医疗资源相对集中的大城市,也导致这些城市用血量大,血液缺口明显,无偿献血的动员和招募工作难度大。
在北京,九成以上为街头流动献血,受天气和采血点设置地点影响巨大,一旦出现极端天气或是周围交通出现变化,就会影响采血量。
“我想弱弱地问你一句,你献血了吗?如果没有,你的障碍在哪儿?是不是因为担心献血有害健康?或者是担心会传染其他疾病?”邓海华昨天向参会媒体,也是向公众发出倡议,“如果这些误解还在使你纠结,我们的无偿献血志愿者会用他们的实际行动给你做出解答。如果没有纠结,我建议大家伸出胳膊,捐献可以再生的血液,拯救不能重来的生命。”
在记者采访中,有市民对于增加采血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增加社区周末采血,很多上班族平时没时间去献血,但不等于一些人没有献血意愿。因此可以进入居民社区,特别是选择一些规模较大,居民较集中的社区,利用周末号召居民义务献血。
相关新闻
PM2.5上升
致患病率增加
近期我国部分地区都出现了雾霾天气。昨天卫生部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专家表示,雾霾天气对人体肯定会有影响,北京、上海等城市的监测和中国疾控中心的监测点数据都标明,PM2.5检测值的上升与人群呼吸疾病、心血管疾病患病率的上升成正比。
中国疾控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副所长徐东群对公众关注的PM2.5指数与健康损害的关系做出解释。从2005年开始,卫生部门就开始对PM2.5与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监测,在全国设了8个监测点。此外,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城市也有相关监测。
“大雾对人体肯定会有影响。”徐东群介绍,公众遇到雾霾天气时,易感人群,如患有呼吸和心血管疾病者、老人、儿童,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正常人群要减少体育运动和负重的户外活动。如果必须要出门的话,可采取戴口罩等防护措施。
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