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县级医院综合改革经过近一年探索取得实质性进展。记者11月3日从省卫生厅获悉:该厅组织的全省34个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专项督导业已结束,结果显示:各试点医院在诸多问题上形成共识,关键环节取得重大突破,全省此项改革正稳步推进。
不断强化公立医院经营管理责任,积极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法人治理机制逐步形成。朔州市平鲁区人民医院由省人民医院整体托管,在医院所有权不变、公益性质不变、职责职能不变、行政隶属不变、政府扶持不变的前提下,托管方拥有行政管理、自主经营、人事调配、资产使用、收益分配等权利。《人民日报》连续报道平鲁区公立医院改革的先进经验,对我省公立医院改革思路予以肯定。高平市人民医院经过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近2年对口支援,整体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补偿机制方面,落实公立医院投入相关政策,加大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投入。34所试点县医院中,31所进行了新建或改扩建,18所医院投入百万元以上购置了医疗设备。21个试点医院实现了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同时各地财政加大了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补偿比例。
医院在编职工工资财政负担比例提高。高平市人民医院由改革前的自收自支提升至基本工资由财政100%承担,平鲁、柳林、古县、河曲也由改革前的差额补助提高到100%财政负担。34个试点县医院中,16个县由政府实行全部承担离退休人员费用,11个县纳入社会保险。
运行机制改革逐步深化,在医院内部实行了中层干部定期竞聘上岗和职工绩效考核制度。与此同时,医院内部管理得到强化。各试点县医院普遍加强了内涵建设,着力提升医疗服务和管理水平。各医院均建立了患者投诉管理机制,由专人负责。沁水县人民医院配备回访专用手机对出院患者进行随访;稷山县人民医院建立了二级回访制度,由主管医师对出院病人回访,并派专人负责监督回访情况等。
随着改革的深入,各试点县医院的医疗质量、服务水平稳步提升,部分试点医院已达“二甲”水平。多数试点医院门诊、住院人次明显上升,门诊、住院平均费用有所下降,外转诊率明显下降;药品收入在医院总收入中的比例均控制在40%以下;平均住院日多在12天以内。
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