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氟中毒“重灾区”贵州在农村掀起“炉灶革命”,通过与卫生部进行3年的“部省合作”,使全省氟病区的炉灶改良总量达到398.65万户,改良炉灶率为99.34%,基本实现病区防治措施全覆盖。
6日在贵州省消除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危害总结表彰大会上,记者了解到,燃煤污染型氟中毒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地方病,在13个省市不同程度存在,病区人口约3320万人。贵州是全国地氟病流行范围最广、患者最多、危害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
在过去较长一个时间里,贵州很多农村家庭习惯使用没有烟囱的敞炉灶,当燃煤排放使空气和食物中的氟含量严重超标时,就引发了慢性蓄积性氟中毒。根据最新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贵州有35个地氟病流行县,患氟斑牙、氟骨症的地区农村人口达1145万。
贵州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在局部重点病区开展改良炉灶试点工作。从2005年起,卫生部利用中央转移支付项目支持贵州省大规模实施炉灶改良工作。2008年12月,卫生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签订了《关于加强贵州省消除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危害项目的合作协议书》,共同实施为期3年的消除燃煤氟中毒危害项目。医改工作启动后,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将消除地氟病项目列为医改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安排贵州省160万炉灶改良任务。
2011年1月,卫生部组织全国有关专家对贵州进行考核评估,各项指标全部达到或超过《全国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4-2010年)》要求,项目任务提前1年全面超额完成。
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贵州省提前并超额完成了部省合作项目,由原来全国的重病区省份,成为防控措施全覆盖的先进省份,为全国重点地方病“十一五”规划任务超额完成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