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大V“急诊科女超人”于莺离开体制辞职的消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于莺之前,同为大V的同济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的张强医生也告别体制,选择了自由执业之路。
究竟是何种原因,导致了优质医生的“出走”?而这种“出走”的带动效应又将对急缺人才的民营医院带去何种效应?对公立医院而言,又意味着什么?上述话题成为日前在深圳召开的第九届中国健康产业高峰论坛关注的焦点。
大V医生出走引热议
大V医生出走正在成为国内医药圈一个颇具人气的话题。
在出席上述论坛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医疗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蔡江南看来,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张强医生、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主治医生于莺医生离开三甲医院到民办医院去,这种现象或代表了一个新的趋势。
6月15日“急诊科女超人”于莺在北京协和医院上完最后一个夜班后,即恢复了“自由身”。“辞职后想探索建立社区全科医生个人平台,为居民提供健康管理。”这是于莺的想法。
“2013年,我将离开体制执业,为中国善良优秀的医生们寻找一条新路。离开体制,意味着放弃事业单位的编制,放弃约40万的合法年收入,但这一切都值得。”张强则更早透过微博宣布了自己离开体制的消息。
涉外私人诊所—上海沃德医疗中心成为张强的下家,但张强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强调,其与沃德签有协议,自己仍可以与其他医疗机构签约。
倒逼公立医院改革
对于近来“急诊科女超人”的出走,在很多医改专家眼中,是一个积极的现象,或将有助于倒逼公立医院改革。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称,医生走出来未必不是好事,从某个角度来看可以倒逼医生劳动价值的提高。
“对于莺为代表的一帮从大医院走出来的名医也好,体制内的人也好,我认为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我们现在提倡的是医生多点执业,为什么流动不起来呢?就是因为体制的羁绊。”在廖新波看来,从管理者来讲,判断一个企业、一个组织成功与否,一个是有没有回头客,第二个是能不能留住人才。而时下这种现象或许是医院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对于这一问题,张强则坦言,现有公立医院的模式并不适合所有医生。在他眼中,于莺和他的出走,不能叫流失,而应该叫流动。
“在国内,医院做平台,医生可以外来,已经是通行和普遍的做法。但在国内呼吁了多年的医生自由执业目前仍未真正得以落实,多点执业的机会还不是很多。而这当中,身份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目前的体制下,医生的身份还是医院的人,医院领导通常不愿意自己的医生去其他医院帮忙,所以多点执业在现有医院人事制度未改革之前,只能是”一纸空文“。”张强称,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有志于尝试自由执业的医生,索性放弃了事业单位的编制。
民营医疗或受益
由于招不到合适的高水平医生,人才已经成为民营医疗机构发展最大的绊脚石。国内规模最大的民营体检机构之一的美年大健康就指,大V医生出走这一现象,对民营医疗资本而言或将是一种利好。
在一些民营医疗机构看来,医生自由执业,就是自己考核自己,口碑决定了自己的未来。而这种执业形式以及口碑效应的出现,在业内看来,或将有助于他们引入优质医生。“自由执业对我们医生而言,人格会比较独立,会更有尊严。”张强也如是坦言。
此外,由于医院盲目扩张的问题已令医生感到身心俱疲。大V的出走或许也将令此前的这波公立医院反思此前的扩张潮。
[业界观点]
公立医院最后一定要走到公益性这条路上去。但现在很多公立医院是高端医疗这块市场蛋糕也想吃。为了吃这块蛋糕,大部分医院的扩张都靠贷款和削减医生收入来实现,而盲目扩张的结果,就是医生越来越不够用,医生的劳动量大增,但医生的就医体验并未见好,医生的透明收入也未明显改善。
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