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和谐医患关系示范岗”的奖牌,几本写满致谢留言的本子,这就是南山区海月社康中心的标志性物件。
近日到该中心采访,被和谐的医患氛围所感染,被真诚的致谢留言所感动。居民在本子上所写内容长短不一,字体或娟秀俊逸,或七歪八斜,但都凝聚着对社康中心医务人员的尊重、信任和敬意。奖牌和致谢留言本的背后,是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杜泳芬是一位80岁的老人,去年6月因肛肠长息肉需要到市二医院动手术,而动手术之前,需要连续五六天往肠里灌注药物,清排秽物。
保留灌肠是从肛门注入适量药液,对于学过护理的人来说并非难事,但属“脏活”。针对老人施行,也有些风险。因此,老人到过住处附近的好几家医疗机构请求帮助,但均被拒绝,老人一筹莫展。6月的一天,她抱着一丝希望来到海月社康中心,弱弱地问护士张彩:“可以教我灌肠吗?”
“可以。”张彩热情而爽快地回答。
“可以帮我灌肠吗?”老人斗胆再问。
“也可以。”张彩还是热情而爽快地回答。
多处碰壁,此处有助,老人十分高兴,于是连续几天在这里灌肠。得到满意的服务,老人心怀感激,欣然提笔,“海月社康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好,能为病人着想。我即将到市二院肛肠科动手术,要先灌肠,我不会搞,家中无人会搞,非常感谢张彩,在此解决了灌肠困难。特表扬张彩!”
黄华辉的小孩患有支气管炎,一天,黄华辉带着小孩前来社康中心治疗,但到了社康中心才发现忘了带雾化药。回家取,没时间,即使有时间,折返也是麻烦事,再买一支吧,要多花十七八元,浪费钱,怎么办?
海月社康中心护理组组长吴李清急病人之所急,答应先用社康中心的雾化药,问题就这样解决了医学|教育网整理搜集。要是在大医院,能这样灵活操作吗?恐怕较难!黄华辉感慨社康中心的便民性和医护人员“病人为先”的精神,便留言致谢。
海月社康中心可谓深“藏”社区,它位于招商街道海月社区十一个居民小区中的海月花园一期的里侧,且处于二楼,小区大门没有任何指示标牌。但这里有5名医术过硬的医生,特别是江毅主任医师是颇有名气的儿科专家,从大医院调到海月社康中心后,求医者仍源源不断,连住在宝安区福永街道的居民也远道赶来。
这里有态度和蔼、服务周到的护士,为说服病人做一项有利康复的治疗,她们可以不厌其烦地说上半个小时;为了免去病人的奔波,她们不辞辛苦上门接尿管、插胃管……足迹遍及社区各个角落。
没有标志牌,但有好口碑,病人照样来。统计数据显示, 该中心前年全年服务32679人次,而去年1至11月就已经服务了37672人次。
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