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是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危重型。起病急骤,突然高热,反复惊厥、嗜睡、迅速发生休克、昏迷。本型多见于2~7岁健壮儿童,病死率高,必须积极抢救。
一、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病因
病原是痢疾杆菌,属于肠杆菌的志贺菌属,分A、B、C、D四群(志贺菌、福氏菌、鲍氏菌、宋内氏菌),我国以福氏志贺菌多见。志贺菌属经口进入胃肠道,依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靠其毒力质粒所编码的一组多肽毒素侵入结肠上皮细胞,并生长繁殖,细菌裂解后产生大量内毒素与少量外毒素。
二、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和分型
潜伏期多数为l~2天,短者数小时。起病急,发展快,高热可>40℃(少数不高),肠道症状多不明显甚至无腹痛与腹泻;也有在发热、脓血便后2~3天始发展为中毒型。
(一)休克型(皮肤内脏微循环障碍型):主要表现为感染性休克,早期面色灰白、四肢厥冷、脉细速,呼吸急促;后期口唇及甲床发绀、皮肤花斑,血压下降或测不出,可伴心、肺、血液、肾脏等多系统功能障碍。
(二)脑型(脑微循环障碍型):早期有嗜睡、呕吐、头痛、血压偏高,心率相对缓慢,随病情进展很快进入昏迷、频繁或持续惊厥,甚至呼吸停止。
(三)肺型(肺微循环障碍型):又称呼吸窘迫综合征,以肺微循环障碍为主,常在中毒性痢疾脑型或休克型基础上发展而来。
(四)混合型:上述两型或三型同时或先后出现,是最为凶险的一型。
三、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7岁健壮儿童,夏秋季节突起高热,伴反复惊厥、脑病和(或)休克表现者,均应考虑中毒型菌痢,可用肛拭子或灌肠取粪便镜检有大量脓细胞或红细胞可初步确诊。本病应注意与高热惊厥、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疾病相鉴别。高热惊厥多见于6个月~3岁小儿,常在上感体温突然升高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出现惊厥,抽搐时间短,止惊后一般情况好,无感染中毒其他症状。粪常规正常。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季节、高热、惊厥与本病相似,但昏迷多在2~3天后发生,多不出现循环衰竭。脑脊液检查可异常而粪便检查正常。与其他侵袭肠黏膜细菌所致肠炎、结肠炎的鉴别主要依据粪便致病菌培养结果确诊。
四、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治疗
(一)降温止惊:可综合使用物理、药物降温或亚冬眠疗法,惊厥不止者,可用地西泮0.3mg/kg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最大剂量每次≤10mg):或用水合氯醛40~60mg/kg保留灌肠;或肌注苯巴比妥钠。
(二)治疗循环衰竭
1.扩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
2.改善微循环:在充分扩容的基础上应用东莨菪碱、酚妥拉明、多巴胺或阿拉明等血管活性药物改善微循环。
3.其他:及早应用糖皮质激素抗休克,常用地塞米松每次0.2~0.5mg/kg静滴,每天1~2次,疗程3~5天。纳洛酮能有效提高血压和心肌收缩力,剂量每次0.01~0.02mg/kg,肌注或静注,必要时可重复使用。
(三)防治脑水肿和呼吸衰竭:保持呼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吸道通畅,给氧。首选20%甘露醇降颅压,剂量每次0.5~19/kg静注,每6~8小时l次,诊疗3~5天,或与利尿剂交替使用,可短期静脉推注地塞米松,剂量同上。若出现呼吸衰竭应及早使用呼吸机。
(四)抗菌治疗:通常选用两种痢疾杆菌敏感的抗生素静脉滴注,如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噻肟钠或头孢曲松钠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