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是A族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有发热,咽炎、草莓舌、全身弥漫性红色皮疹、疹退后皮肤脱屑。
(一)病因
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是对人类的主要致病菌株,有较强的侵袭力,能产生红疹毒素,是本病的致病菌。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多见。传染源为患者和带菌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破损的皮肤传播,引起“外科型”猩红热。
(二)临床表现
潜伏期1~6天;外科型1~2天。
1.典型病例可分以下3期
(1)前驱期:起病急,发热,咽痛、咽部及扁桃体充向水肿明显,扁桃体腺窝处可有点状或片状白色脓性分泌物。软腭处可见针尖大小出血点或红疹。颈及颌下淋巴结常肿大并有压痛。
(2)出疹期:起病1~2天出疹,皮疹从耳后,颈及上胸部,然后迅速波及躯干及上肢,最后到下肢。其特点为全身皮肤在弥漫性充血发红的基础上,广泛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存在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集而均匀的红色细小丘疹,触之似砂纸感,压之暂呈苍白,此即为贫血性皮肤划痕征。面部潮红,口唇周围发白,形成口周苍白。病初舌被覆白苔,以后白苔脱落,舌面光滑鲜红,舌乳头红肿突起,称为杨梅舌。皮疹在腋窝、肘窝、腹股沟等皮肤皱褶易受摩擦部位更密集,可有皮下出血点形成紫红色线条,称帕氏线。
(3)恢复期:一般情况好转,体温降至正常,皮疹于3~5天后颜色转暗,逐渐隐退。并按出疹先后顺序脱皮,先从面颈部糠屑样脱皮,渐及躯干、四肢、手足可呈大片状脱皮。脱皮程度与时间、随皮疹轻重而异。
2.除了上述典型的临床表现外,还有特殊表现型,包括脓毒型、中毒型、外科型。
(三)治疗
1.一般疗法:隔离,卧床休息,供给充分水分和营养,防止继发感染。
2.抗菌疗法:首选青霉素,每日5万U/kg,分2次肌注,严重感染者,剂量可加大到10-20万U/kg静脉滴注。对青霉素过敏或耐药者,可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红霉素或头孢菌素治疗。
(四)预防:隔离患者至痊愈及咽拭子培养3次阴性。对接触者有条件者可做咽拭子培养。对可疑猩红热、咽峡炎患者及带菌者,都应给予隔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