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复位是将移位的骨折段恢复正常或近乎正常的解剖关系,重建骨的支架作用。
2.固定即将骨折维持在复位后的位置,使其在良好对位情况下达到牢固愈合。
3.功能锻炼是在不影响固定的情况下,尽快地恢复患肢肌、肌腱、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的舒缩活动。
(一)骨折的复位
1.复位标准
(1)解剖复位:骨折段通过复位,恢复了正常的解剖关系,对位(两骨折端的接触面)和对线(两骨折段在纵轴上的关系)完全良好时,称解剖复位。
(2)功能复位:经复位后,两骨折段虽未恢复至正常的解剖关系,但在骨折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影响者,称功能复位。功能复位的标准是:1)骨折部位的旋转移位、分离移位必须完全矫正。
2)缩短移位在成人下肢骨折不超过lcm;儿童若无骨骺损伤,下肢缩短在2cm以内,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自行矫正。
3)成角移位:下肢骨折轻微地向前或向后成角,与关节活动方向一致,日后可在骨痂改造期内自行矫正。向侧方成角移位,与关节活动方向垂直,日后不能矫正,必须完全复位。否则关节内、外侧负重不平衡,易引起创伤性关节炎。上肢骨折要求也不一致,肱骨干稍有畸形,对功能影响不大;前臂双骨折则要求对位、对线均好,否则影响前臂旋转功能。
4)长骨干横形骨折,骨折端对位至少达l/3左右,干骺端骨折至少应对位3/4左右。
2.复位方法
(1)手法复位:大多数骨折均可采用手法复位的方法矫正其移位。进行手法复位时,其手法必须轻柔,并应争取一次复位成功。
手法复位的步骤为:
①解除疼痛:可用局部麻醉、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后者多用于儿童;
②肌松弛位:麻醉后,将患肢各关节置于肌松弛位,以减少肌肉对骨折段的牵拉力;
③对准方向:骨折复位时,是将远侧骨折段对准近侧骨折段所指的方向;
④拔伸牵引:在对抗牵引下,于患肢远端,沿其纵轴牵引,矫正骨折移位。
术者用两手触摸骨折部位,根据X线片所显示的骨折类型和移位情况,分别采用反折、回旋,端提、捺正和分骨、扳正等手法予以复位。
(2)切开复位:
1)切开复位的指征:
①骨折端之间有肌和肌腱等软组织嵌入,手法复位失败者;
②关节内骨折,手法复位后对位不良,将影响关节功能者;
③手法复位未能达到功能复位的标准,将严重影响患肢功能者;
④骨折并发主要血管、神经损伤,修复血管、神经的同时,宜行骨折切开复位;
⑤多处骨折,为便于护理和治疗,防止并发症,可选择适当的部位行切开复位。
2)切开复位的优缺点:切开复位的最大优点是可使骨折达到解剖复位。有效的内固定,可使病人提前下床活动,减少肌萎缩或关节僵硬。还能方便护理,减少并发症。缺点主要有;
①可能引起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②增加局部软组织损伤的程度,易于发生感染;
③所用的内固定器材不当,术中可能发生困难或影响固定效果,可发生无菌性炎症,内固定器材的拔除,大多需再一次手术。
(二)骨折的固定
1.外固定 主要用于骨折经手法复位后的患者,也有些经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需加用外固定者。
(1)小夹板固定:
1)四肢闭合性冠状面骨折,但股骨骨折因大腿肌牵拉力强大,需结合持续骨牵引;
2)四肢开放性骨折,创口小,经处理创口已愈合者;
3)四肢陈旧性骨折,仍适合于手法复位者。
(2)石膏绷带固定:
1)开放性骨折清创缝合术后,创口愈合之前不宜使用小夹板固定者;
2)某些部位的骨折,小夹板难以固定者,如脊柱骨折;
3)某些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如殷骨骨折髓内钉或钢板螺丝钉固定术后,作为辅助性外固定;
4)畸形矫正后矫形位置的维持和骨关节手术后的固定,如腕关节融合术后;
5)化脓性关节炎和骨髓炎患肢的固定。
(3)外展架固定:
1)肱骨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或肱骨干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
2)肿胀严重的上肢闭合性骨折和严重的上臂和前臂开放性损伤。
3)臂丛神经牵拉伤。
4)肩胛骨骨折。
5)肩、肘关节化脓性关节炎或关节结核。
(4)皮肤牵引和骨牵引:
1)颈椎骨折脱位-枕颁布托牵引和颅骨牵引;
2)股骨骨折一大腿皮肤牵引或胫骨结节骨牵引;
3)胫骨开放性骨折一跟骨牵引;
4)开放性骨折合并感染;
5)复位困难的肱骨髁上骨折一尺骨鹰嘴牵引。
持续牵引的方法和牵引重量应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肌肉发达程度、软组织损伤情况和骨折的部位来选择。如股骨干闭合性骨折,胫骨结节骨牵引,其牵引重量一般为体重的1/8~1/7.(5)外固定器适用于开放性骨折,闭合性骨折伴广泛软组织损伤,骨折合并感染和骨折不愈合,截骨矫形和关节融合术后。
2.内固定
主要用于切开复位后,采用金属内固定物,如接骨板、螺丝钉、髓内钉和加压钢板等将骨折段于解剖复位的位置予以固定。
(三)骨折内固定的生物力学和临床应用内固定的主要目的是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允许关节肌肉尽早进行充分、主动、无痛的活动,而尽量减少外固定。主要的理念是经典的坚强固定和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生物学固定。
以往强调解剖复位和坚强固定,力求骨折一期愈合。其代表是接骨板和加压接骨板。但在追求解剖复位的过程中可能破坏了骨折端血液供应,而坚强固定的缺点是接骨板下骨质缺血,内固定遮挡了应力的传导。在不断的动态压应力作用下,骨折端成骨细胞受刺激,促进骨愈合,且在应力的作用下骨痂能再塑型。而坚强固定使应力经内固定物传导,骨折端应力减少,导致骨折不愈合、接骨板下骨质疏松和内固定拆除后再骨折的危险性增高。
生物学固定强调骨折局部血液供应的保护和弹性固定,而不强求解剖复位。其代表是外固定架、交锁髓内钉、及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其优点是尽可能避免骨折端软组织剥离,从而保护了局部血液供应,同时还保留了骨折端的应力传导,有利于骨折愈合;其缺点是骨折多为二期愈合,骨痂强度不足,需较长时间的再塑型。
坚强固定和生物学固定并不是对立的治疗理念,内固定的理念起源于石膏、夹板等外固定,生物学固定是坚强固定的延伸和发展。需按照病情选择固定方式,应结合应用。例如胫骨中段粉碎骨折可选择绞锁髓内钉固定,早期需在骨折远近端拧入绞锁钉较坚强的固定,待骨折初步愈合后,可将骨折远端绞锁钉去除(即动力化),使压应力充分通过骨折端,促进骨折愈合和再塑型。
(四)功能锻炼
1.早期阶段 骨折后l~2周内,此期功能锻炼的目的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消除肿胀,防止肌萎缩。功能锻炼应以患肢肌主动舒缩活动为主。原则上,骨折上、下关节暂不活动。
2.中期阶段 即骨折2周以后,骨折处已有纤维连接,日趋稳定,此时应开始进行骨折上、下关节活动,以防肌萎缩和关节僵硬。
3.晚期阶段 骨折已达临床愈合标准,外固定已拆除,此时是功能锻炼的关键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