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患者和亚临床感染者都可成为5型肝炎的传染源。其中甲型和戊型肝炎的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未见报道,作为传染源的可能性极少。甲型和戊型肝炎患者都仅从粪便中排出病原体。血液中NAV主要出现于黄疸发生之前14-21日,黄疸发生后患者血液通常无传染性。乙、丙、丁型肝炎患者则通过血和体液而排出病原体。
1.患者:甲型肝炎患者在起病前2周和起病后1周从粪便中排出HAV的数量最多,但至起病后30日仍有少数患者从粪便中排出HAV.
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传染期从起病前数周开始,并持续于整个急性期。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是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染源,其传染性贯穿于整个病程。传染性的大小与病毒复制指标(HBeAg、HBV DNA DNAP)是否阳性有关。
急性丙型肝炎症状较轻,黄疸型患者仅占25%,因此无黄疸型急性患者的流行病学意义大于黄疸型。急性患者在起病前12日即有传染性,起病后血中HCV RNA阳性代表有传染性,而抗-HCV要到起病后两周以上才阳转。
急性丙型肝炎患者中50%以上转为慢性,因而慢性患者是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染源。抗-HCV阳性代表有传染性。由于血中HCV浓度很低,HCV RNA的检出固然代表传染性,但HCV RNA阴性不能排除有传染性。
丁型肝炎患者发生于HBV感染的基础之上,也是以慢性患者与携带者为主。慢性肝病患者肝组织中HDAg检出率在5.33%-19.7%之间,西南地区感染率较高。
戊型肝炎以急性患者为主。志愿者试验感染HEV后,28-45日(发病前9日至发病后8日)可从粪便中检出HBV.黄疸出现后4日粪便中HEVAg开始出现。
2.病毒携带者:只有乙、丙、丁型肝炎病毒存在慢性病毒携带者。
凡血清HBsAg阳性持续超过6个月以上者,称为慢性HBsAg携带者。国内的慢性HBsAg携带者中,绝大多数同时HBeAg阳性,在数量上占人群的10%-15%,因而是最主要的传染源。HBsAg携带者的持续时间取决于年龄和免疫状态。从婴幼儿时期开始携带HBeAg者,其持续时间多在10年以上。HBsAg携带者传染性的下降,首先表现为HBeAg、DNAP的阴转和HBsAg低度的下降。DNAP自然阴转率为每年10%,2-7年内HBeAg可自然阴转45%,HBsAg自然阴转率为每年1%-2%.
HCV携带者在我国比HBV携带者为少,但健康人群中抗-HCV阳性率可达0.7%-3.1%,在某些地区献血员中甚至高达10%以上。经抗-HCV筛选后,输血后肝炎仍不少。目前还未能以HCV RNA的检出作为筛选献血员的方法。
HDV携带者伴随社HBsAg携带者而出现。我国HBsAg携带者中抗-HD阳性率为1.6.
HEV携带者多见于儿童,因为儿童感染后多表现为阴性感染,成人则多表现为显性感染,而成为患者。HEV携带者仅见于HEV散发株。
(二)传播途径
1.粪-口传播: 甲型和戊型肝炎都以粪-口为主要传播途径。粪-口传播的方式是多样的。在一般情况下,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是散发性发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因此在集体单位中如托幼机构、学校和部队中甲型肝炎的发病率特别高。水和食物的传播,特别是水生贝类如毛蚶等是甲型肝炎暴发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饮用水污染则是戊型肝炎暴发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饮用水污染则是戊型肝炎暴发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
2.体液传播: 是HBV、HDV和HCV的主要传播途径。含有肝炎病毒的体液或血液可通过输血及血制品、集体预防接种、药物注射和针刺等方式而传播。随着献血员的筛选,血制品的净化和一次性注射器和针灸针的推广,经注射传播所占的比重本应有所下降。但由于筛选方法灵敏度的限制以及注射毒品的传播方式不容易在短期内消灭,今天经注射的传播方式将仍占主要地位。生活上的密切接触是次要的传播方式。
3.母婴传播: 包括经胎盘、分娩、哺乳、喂养等方式,所引起的HBV感染,约占我国婴幼儿HBV感染的1/3.其余2/3的HBV感染,则通过密切生活接触和注射等水平传播方式而获得。
HCV感染主要通过输血而获得,占输血后肝炎中的90%.散发性,非经输血获得的HCV感染。主要通过密切生活接触和注射等方式传播。
性接触是体液传播的另一种方式,HBV和HCV可通过唾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排出,因而性接触也是HBV和HCV的重要传播方式。
在医院内,5型肝炎均可在病人之间以及病人与医务人员之间传播,成为院内感染的重要组成部分。
甲型肝炎患者HAV病毒血症最早开始于黄疸出现前25日,持续至黄疸出现为止,在此期间患者的血液有传染性,并有报道通过输血传播。
HDV的传播方式与HBV基本相同。吸血昆虫的传播方式虽有可能,但缺乏充足的证据。
(三)易感性与免疫力
1.甲型肝炎 在甲型肝炎流行地区,由于绝大多数成年人血清中都含有抗-HAV IgG抗体,并可通过胎盘从母体传给胎儿,因而6个月以下的婴儿由于先天被动免疫而对HAV不易感。6个月龄后,血中抗-HAV逐渐消失而成为易感者,故在流行地区甲型肝炎的发病集中于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阴影感染,血中检出抗-HAV的人数逐渐增多,易感性亦随之下降,故甲型肝炎的发病率亦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甲型肝炎病后免疫一般认为可维持终身。
2.乙型肝炎 新生儿通常不具有来自母体的先天性抗-HBs,因而普遍易感。随着年龄增长,通常隐性感染获得免疫的比例亦随之增加,至30岁以后,我国接近半数的人可检出抗-HBs,故HBV感染多发生于婴幼儿及青少年。到成年以后,除少数易感者以外,已感染HBV的人多已成为慢性或潜伏性感染者,到中年以后,无症状HBsAg携带者亦逐渐减少。
3.丙型肝炎 凡未感染过HDV的人,不分年龄和性别均对HCV易感。由于抗-HCV抗体并非保护性抗体,到目前至还不明了有关丙型肝炎的免疫情况。但从动物模型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中可以肯定,不同HCV病毒株之间不存在交叉免疫。
4.丁型肝炎 对HEV免疫状况的了解不多,但从血清学观察中可以看出,抗-HDIgG并非保护性抗体。
5.戊型肝炎 凡未感染过HEV的人均对HEV易感,因而个年龄组均可发病。儿童感染HEV后,多表现为隐形感染。成人则多表现为临床性感染。30岁以上人群隐形感染比例又再上升,提示人群易感性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但抗-HEV IgG在血循环中维持时间仅1年,而且人胎盘免疫球蛋白预防戊型肝炎无效,亦提示病后免疫不持久。
(四)流行特征
1.散发性发病: 甲型肝炎散发性发病常见于发展中国家的甲型肝炎高度流行区,其特征为儿童发病率高,多有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我国大多数地区属于这一模式。
乙型肝炎的发病也可以散发性发病为主,感染与发病表现出明显的家庭聚集现象。家庭聚集现象与母婴传播及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有关。
非经输血传播的丙型肝炎又称为散发性丙型肝炎,也是由密切接触和母婴传播所致。
在非流行区中所见的戊型肝炎以散发性发病为主,多由日常生活接触所致。
2.流行性暴发: 主要由水和食物传播所致,常见于甲型和戊型肝炎。1988年上海市由于使用受粪便所污染的毛蚶而引起建国以来最大一次甲型肝炎流行,在4个月内共发生31万例。1986-1988年在我国新疆南部地区,曾发生两起戊型肝炎水型流行,共发生119280例,持续时间共18个月,是由于水源受到持续污染所致。
3.季节性分布: 在北半球各国,包括我国在内,甲型肝炎的发病率有明显的秋、冬季高峰。在非流行年季节高峰明显,流行年则季节高峰不明显。戊型肝炎也有明显季节性,流行多发生于雨季或洪水后。乙、丙、丁型肝炎主要为慢性经过,季节分布不明显。
4.地理分布: 甲型肝炎地理分布不明显。乙型肝炎的地理分布可按流行的严重程度分为低、中、高度三种流行地区。低度流行区HBsAg携带率在0.2%-0.5%,以北美、西欧、澳大利亚为代表。中度流行区HBsAg携带率为2%-7%,以东欧、地中海、日本、前苏联为代表。高度流行区HBsAg携带率8%-20%,以热带非洲、东南亚和中国为代表。丙型肝炎除基因型地理分布如前所述之外,世界各地感染率无明显差别。丁型肝炎成全球分布,但以南美洲、中东、巴尔干半岛与地中海为高发区。我国以西南地区感染率较高。戊型肝炎主要流行于亚洲和非洲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南亚次大陆,本病呈地方性流行,约90%散发性肝炎为戊型。我国已有6个省、市、自治区有本病流行,其他地区存在散发性发病,约占散发性急性病毒性肝炎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