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男性,65岁,脑出血,有意识障碍,不时大喊“床上有毛毛虫,树、生、飞、我写字…塑料盒…一去不复返…”,该症状是
A.思维破碎
B.思维松弛
C.思维不连贯
D.思维中断
E.思维插入
请解析?
答案及解析:本题选A。
思维破裂:思维破裂指病人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思维联想过程的破裂,思维内容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连贯性和应有的逻辑性。病人的言谈或书写内容,单独语句上,甚至语句与语句间,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联系。因此,病人的话令人费解。
相关内容
思维障碍的临床表现是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的,大致可分为思维形式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两类。思维形式方面障碍包括思维过程加快、减慢,表象和概念之间的非规律性的结合。思维内容方面的障碍主要表现为妄想,超价观念、强迫观念。
(1)思维奔逸:思维奔逸主要指思维联想速度的加快、量的增多。病人表现为健谈、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自感脑子特别灵,反应特别快,不假思索即可出口成章,如搞写作,颇有一挥而就,下笔千言之势。但由于病人易转换话题,做事有始无终,不能贯彻到底,结果往往干事虎头蛇尾, 一事无成。这类症状多见于轻微躁狂病人。
(2)思维迟缓:思维迟缓与思维奔逸相反,它是思维活动显著减慢,联想困难,思考问题吃力,反应迟钝为主要特点。病人表现为言语简短,语速减慢,语量减少,声音低沉。病人自己往往描述为脑子变得迟钝了,什么也想不起来了等,这类症状见于各种抑郁状态。
(3)思维贫乏:思维贫乏与思维迟钝的表现较相似,但本质则不同,思维贫乏的特点是思维内容空虚,概念和词汇贫乏,对一般询问往往无明确的应答反应,或仅简单的答“不”、“是”、“对”、“有”、“没有”等较简单的词。病人有时能描述自己“脑子空虚,既没有什么可想的,也没有什么可说的”。思维贫乏往往与情感淡漠、意志缺乏同时出现 ,构成精神分裂症的三项基本症状。另外,思维贫乏也见于脑器质性精神病。
(4)病理性赘述:病理性赘述是以思维过程的主题转换中带有粘滞性、停留在某些枝节问题上而抓不住主要环节为主。表现为病人在叙述事情时,在个别细节问题上,不厌其烦地作不必要的,详细,累赘的描述,以致在一些无意义的繁文缛节问题上,掩盖了问题的主要内容。这类症状多见于脑器质性精神病。
(5)思维松弛:思维松弛又称思维散漫,指病人的思维活动联想松驰,内容散慢,对问题的叙述不够中肯,也不切题,缺乏一定的逻辑关系,以致使人感到相互交谈困难,对其言语的主题及用意也不宜理解。严重时可发展到破裂性思维的程度。思维松驰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早期。
(6)思维破裂:思维破裂指病人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思维联想过程的破裂,思维内容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连贯性和应有的逻辑性。病人的言谈或书写内容,单独语句上,甚至语句与语句间,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联系。因此,病人的话令人费解。
(7)思维不连贯:思维不连贯指病人的言语显得更加杂乱无章,像是词的杂拌,语句的片段,毫无主题可言。它表面上与思维破裂非常相似,但有以下不同点:①思维破裂出现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而思维不连贯出现在病人存在严重意识障碍的情况下:②思维破裂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而思维不连贯主要见于感染中毒性精神病,颅脑外伤引起的意识障碍及其精神病、癫痫性精神病;③思维破裂是语句的杂伴,而思维不连贯是词的杂拌。
(8)思维中断:思维中断指病人在无意识障碍,又无明显的外界干扰等原因的情况下,思维过程在短暂时间内突然停顿,或言语突然停顿。思维中断并不受病人的意愿所支配,可伴有明显的不自主感。具体表现为病人在谈话过程中,突然停止,一般停顿的时间较短,可以转换话题,也可以不转换话题。
(9)思维云集:思维云集又称强制性思维。指病人的思潮不受病人意愿的支配,强制性的大量涌现在脑中,内容往往杂乱无章,且出于病人的意料以外,不受病人控制,有时甚至使病人感到非常厌恶。思维云集往往突然出现,突然消失。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颅内感染所致精神病、颅脑外伤所致精神病等。对此症状,有一病人是这样描述的:“我脑子非常乱,自己怎么也控制不了,脑子里的想法太多、太杂了,像一团乱麻一样,怎么也理不出头绪来;这些想法,也不知是怎么塞到我脑子里的,这些想法突然进来了, 又在不知不觉中突然消失了。”
(10)象征性思维:象征性思维指病人以一些很普通的概念、词句或动作,来表示某些特殊的,除病人外旁人无法理解的意思或意义。这是形象概念与抽象思维之间的联想障碍。
(11)逻辑倒错性思维:逻辑倒错性思维是以思维联想过程中逻辑的明显障碍为主要特征,其特点是推理过程十分荒谬,既无前提,又无逻辑根据,推理离奇古怪,不可理解,甚至因果倒置。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其次见于偏执性精神病和某些病态人格。
(12)诡辩性思维:诡辩性思维是思维联想过程中表象和概念在逻辑论证上的联想障碍。其特点是认识内容空泛,缺乏现实意义和确切的根据,所议论的课题,常常是一些想入非非的事情。病人却无限制地运用一些空洞、缺乏意义的词语,长篇阔论,侃侃而谈、并不接受他人的批评和建议。给人一种牵强附会,似是而非,进行诡辩的印象,但语句和文法都是正确的。这类症状多见于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13)持续言语:持续言语属思维活动形式障碍。持续言语与病理性赘述比较类似,但持续言语的特点不仅是粘滞,而是在某一概念上停止不前。病人单调地重复某一概念,或对于某些不同的问题材,总是用第一次回答问题的话来回答其他问题。如我们问一个癫痫性精神病病人:“你来几天了”病人答日:“一天”又问“来干什么?你今年几岁了?你家住什么样地方?”等问题时,病人均答日:“一天”。这类症状主要见于癫痫性精神病、脑器质性疾病伴发的精神病。
(14)重复言语:重复言语也属于思维活动形式障碍,它指病人常常重复他所说一句话的最末几个字或词,此时病人能意识到这样做是不必要的,但自己却不能克服,也不因当时的环境而发生变化。如有一病人说:“我是一个学生,学生、学生、学生、学生、学生……”。多见于脑器质性精神病、癫痫性精神病。
(15)刻板言语:刻板言语也属思维活动形式的障碍,指病人机械地刻板地重复某一天意义的词或句子。如一病人说:“我是学生、我是学生、我是学生……”。这类症状也多常见于精神分裂症。
(16)模仿言语:模仿言语同样属于思维活动形式障碍,它指病人模仿周围其他人的话,周围人说什么,病人就就说什么。如医生问病人:“你叫什么名子”病人就回答:“你叫什么名字?”医生又问:“你今年几岁了?”病人又答日:“你今年几岁了?”。常见于精神分裂症。
(17)妄想:妄想是一种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的信含,病态的推理和判断。它虽不符合客观现实,也不符合病人所接受的教育水平,但病人对此坚信不疑,无法说服,也不能以亲身体验和经历加以纠正。妄想可见于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情感性精神病、酒精等精神活性物质中毒所致精神病、癫痫性精神病、脑器质性精神病、反应性精神病以及癔症性精神病等多种精神疾病。
(18)释义妄想:释义妄想又称判断性妄想,属理性认识障碍,妄想系统化,此时病人从病态思维 出发,将与妄想观念相互矛盾的一切置于不顾,对客观现象做片面的解释。甚至将与妄想毫不相干的既往经历也包罗进去(即妄想的逆行性扩张)。或以固定信念的方式,解释对方的所作所为和周围一切事物的安排队。如有一精神分裂症病人确认某异性对自己钟情(钟情妄想);认为父母不是亲的(非血统妄想);认为自己是某国家主席的儿子(夸大妄想)等。
(19)形象性妄想:形象性妄想是以鲜明的表象占主要地位。内容可接近现实,有时则完全是想象的,如病人声称自己力大无穷,能搬动10吨的东西。有时以躯体内感受器的改变为基础,如一病人说:“我自己的心、肝、肺都烂了只剩下一个躯壳了(虚无妄想)。
(20)思维插入:指病人感到思考过程中突然出现一些与主题无关的意外联想。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临床执业医师:《答疑周刊》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