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L/kg.长期用药时脑脊液内的药物浓度与血浆浓度近似。控制失神发作的有效血浆浓度约为40~80μg/ml.成人血浆 t1/2约为40~50h,儿童约30h.大约25%以原形随尿排出,其余被肝药酶代谢后由尿排出。
【药理作用】 动物实验证明,本品对戊四唑所致惊厥有显著的对抗作用。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有人提出乙琥胺可能是通过促进Cl-通道开放,增强GABA能神经的功能;也有人认为可能与抑制T型Ca2+通道有关。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癫痫小发作病人。对小发作的疗效虽不及氯硝西泮,但不良反应较少,耐受性较好,故仍是目前防治小发作的首选药。对其他型癫痫无效。
【不良反应】 常见的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食欲不振;其次为眩晕、头痛、嗜睡及呃逆;对于有精神病史的病人可引起精神行为异常,表现为焦 虑、抑郁、短暂的意识丧失、攻击行为、多动、精神不集中和幻听等。偶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或粒细胞缺乏症,严重者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故用药期间应定期 检查血象。
☆ ☆考点7:扑米酮(去氧苯巴比妥,麦苏林,扑痫酮)
【药动学】 扑米酮口服吸收完全,3h血药浓度达高峰,血浆t1/2为7~14h.在体内转化成苯巴比妥和苯乙基胺,仍有抗癫痫作用,且消除较慢,长期服用本药有蓄积作用。
【药理作用】 对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疗效较好,优于苯巴比妥。对精神运动性发作的疗效不如卡马西平和苯妥英钠。
【临床应用】 可用于治疗癫痫大发作、简单部分性发作和复杂部分性发作,但不作为一线药物。仅在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卡马西平单用或合用无效时 考虑使用。本药若与苯妥因钠合用效果更好。去氧苯巴比妥对小发作疗效差,但对幼儿肌阵挛有效。本药也可用于QT间期延长综合征、面肌痉挛、不宁腿综合征、 良性家族性震颤的治疗。
【不良反应】 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有嗜睡、恶心、呕吐、性格改变、头晕、共济失调、复视、视神经炎。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有叶酸缺乏、巨幼红细胞 性贫血、新生儿出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皮肤表现有斑丘疹和大疱性皮炎。骨骼系统不良反应有骨质疏松和佝偻病。另外还有因肝、肾功能损害导致全身水 肿以及其他如红斑狼疮综合征和恶性淋巴瘤的报道。其中主要的毒副反应为嗜睡、性格改变和叶酸缺乏。约10%患者因毒性反应严重而停药。
【禁忌证】 不宜与苯巴比妥合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 ☆考点8:加巴喷丁
【药动学】 本品口服后2~3h达血药峰浓度。口服单剂量300mg时,生物利用度为60%,但剂量增加,生物利用度反而降低。t1/2为5~7h,不与血浆蛋白结合。
【药理作用】 对常规治疗无效的某些部分性癫痫发作可用作辅助治疗,也可用于治疗部分性癫痫发作继发全身性发作。小剂量时有镇静作用。
【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有嗜睡、眩晕、运动失调、疲劳,但反应轻微。可使某些癫痫发作加重,故对包括失神性发作在内的混合性癫痫慎用。
☆ ☆考点9:氯硝西泮(氯硝安定)
【药动学】 本品口服吸收良好,1~4h血药浓度达高峰,有效血药浓度为25~75ng/ml.
【药理作用】 本品是苯二氮 类中抗癫痫谱比较广的抗癫痫药物。对癫痫小发作疗效比地西泮好,但易产生耐药性。静脉注射也可治疗癫痫持续状态。对肌阵挛性发作、婴儿痉挛也有良效。
【临床应用】 治疗各类型癫痫,用于儿童小发作、肌阵挛性发作,婴儿痉挛性发作及运动不能性发作。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较轻,常见困倦、嗜睡、运动失调、头晕、眼球震颤、视力模糊、复视等;儿童多见行为异常。此外,可见厌食、恶心、呕吐等。久服突然停药可加剧癫痫发作,甚至诱发癫痫持续状态。
【禁忌证】 应逐渐停药,否则可引起癫痫持续状态;本品有致畸作用,孕妇禁用;长期服用(1~5个月)可产生耐受性。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