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学部分主要包括中药炮制理论,炮制方法,饮片质量要求等内容,是执业药师必备的中药专业知识到重要组成部分。
2003年版新的考试大纲中取消了C型题,故试题类型现有A型题、B型题和X型题。
在绪论中主要掌握中药炮制基本理论(炮制目的、炮制对药物的影响、炮制与临床疗效)和饮片质量要求等。熟悉炮制辅料的性能和作用及分类方法。了解中药炮制度发展概况、历代重要的炮制专著、炮制品的贮存保管。下面是需要知道的重点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中药必须经过炮制之后才能入药,这是中医用药的特点之一。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 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上述概念可在A型题和X型题中出现。
汉代所说的“角发”“燔治”即是最早的炭药——血余炭。“口父咀”即是当时的切制饮片。到刘宋时代,雷敩撰成《雷公炮炙论》,是我国第一部炮 制专著。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其中有330味中药记有"修治"专项。明代缪希雍撰的《炮炙**》是我国第二部炮制专著,并将前人的炮 制方法归纳为:雷公炮炙十七法。清代张仲岩著《修事指南》为我国第三部炮制专著,其中多源于《证类本草》和《本草纲目》,张氏认为炮制在中医药学中非常重 要,他说:“炮制不明,药性不确,则汤方无准而病症无验也”。多出A或B型题。
第二节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及其对药性的影响
1.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
中药炮制是中医长期临床用药经验的总结。炮制工艺的确定应以临床需求为依据。炮制工艺是否合理、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中药的净制、切制、加热炮制与加辅料制均可影响临床疗效。
加热是中药炮制的重要手段,其中炒制、煅制应用广泛。许多中药经炒制后,可杀酶保苷,如芥子,牛蒡子等;煅制常用于处理矿物药,动物甲壳及化石类药物, 能使质脆易碎,而且作用也会发生变化。如白矾煅后燥湿、收敛作用增强。血余煅炭后能止血。川乌、草乌加热煮制后,其毒性显著降低,保证了临床用药安全有 效。
中药经辅料制后,在性味、功效、作用趋向归经和毒副作用方面都会发生某些变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疗效。多出x型题。
2.炮制对药性的影响
炮制对药性的影响包括对性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的影响等。
(1)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 一是通过"反制"纠正药物过偏之性,以缓和药性。如栀子姜汁制后,能降低苦寒之性,以免伤中;二是通过"从制",使药物的性味增强,增强疗效。如胆汁制黄 连,增强黄连苦寒之性,所谓寒者益寒;酒制仙茅,增强仙茅温肾壮阳作用,所谓热者益热;三是通过炮制,改变药性,扩大药物的用途。如天南星辛温,善于燥湿 化痰,祛风止痉;加胆汁制成胆南星,则性味转为苦凉,具有清热化痰,熄风定惊的功效。多出x型题或A、B型题。[医学教 育网 搜集整理]
(2)炮制对升降浮沉的影响 药物经炮制后,可改变其作用趋向,如酒制引药上行,盐炙引药下行入肾经。多出a或b型题。
(3)炮制对归经的影响 中药炮制很多都是以归经理论作指导的,特别是用某些辅料炮制药物,如醋制入肝经,蜜制入脾经,盐制入肾经等。多出A型题或B型题。
(4)炮制对毒性的影响 去毒常用的炮制方法有净制、水泡漂、水飞、加热、加辅料处理、去油制霜等。具有毒性的中药经炮制均可降低毒性。多出X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