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中药的采收都不是很具体,应如何复习?
答:应先了解各种中药的一般采收原则,如:根和根茎类一般在秋冬及春初发芽前或刚露苗时采收;茎木类一般在秋冬两季采收;皮类一般在春末夏初采收;叶类多在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采收;花类一般在含苞待放或花初开时采收;果实种子类一般果实多在自然成熟或近成熟时采收;种子类在果实成熟时采收;全草类多在茎叶茂盛时采割;藻菌、地衣、动物类采收情况不一;矿物药全年均可采收。然后重点记特殊药材的采收时间。如延胡索5—7月植株枯萎时采挖;枳实采收幼果,桑螵蛸在三月中旬前卵鞘未孵化时采收等等。医学教育网 http://www.med66.com
问:中药的加工应记些什么?
答:中药的加工主要记特殊的加工方法和适用对象,如切片适应于较大的根及根茎类、肉质的果实类、坚硬的藤木类等;蒸、煮、烫适于含浆汁、淀粉或糖分多的药材;熏硫可使药材增白、防霉:“发汗”可使药材水分向外挥发,促使药材变软、变色、增强气味或减小刺激性;干燥适于大多数药材,干燥的方法有烘干、晒干、阴干等。《中国药典2000版》规定,凡烘干、晒干、阴干均可以,用“干燥”表示。晒干适于不宜用较高温度烘干的;低温干燥(一般不超过60℃);烘干,晒干均不适宜的,用“阴干”或“晒干”表示,少数则用曝晒或“及时干燥”。如厚朴、杜仲、玄参、茯苓等需“发汗”。红参、延胡索、天麻等需蒸、煮、烫等。这一节的举例,结合各论中具体药材总结归类。医学教育网 http://www.med66.com
问:中药的贮藏与《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中的中药的贮藏内容有何区别?
答:这一节的内容在《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一书中都有,如果这两科在同一年考,或《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已考过或已学过,此节内容可忽略,因那本书讲的更详细些。
问:中药的拉丁名又不考,还用记吗?
答:这章主要是了解中药拉丁名的一般组成和命名原则即可。组成原则:即药用部位名(用第一格)和药名(用第二格)组成。药名则为植物或动物的拉丁属名,或种名,或属种名,少数用俗名。命名原则:一属中只有一个品种作药用,或一属中有几个品种作同一药材使用时,一般采用属名命名,少数依照习惯采用种名命名。同属中有几个品种来源,分别做不同药材使用的,则用属种名命名。若某一药材习惯上已采用属名作拉丁名时,则一般不再改动,而把同属其他种的药材用属种名,以示区别。药用部位如包括两个不同部位时,则把主要的或多数地区习用的列在前面,中间用et(和)seu(或)相连。药材收载不同属植物时,以两个属名命名,并以seu连接。拉丁名中如有形容词形容药用部位时,则列于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