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原学
病原体为脑膜炎球菌,属奈瑟菌属。为革兰阴性双球菌。该菌按其表面特异性多糖抗原的不同,分为13个群,我国流行菌株为A群,占90%以上,B及C群为散发菌株。但近年来某些地区B群流行有上升趋势。非洲地区有Wl35群的流行。本菌裂解释放内毒素,为致病的重要因素,并可产生自溶酶,在体外易自溶。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带菌者和流脑病人是本病的传染源。病人在潜伏期末和急性期均有传染性。治疗后细菌很快消失,流行期间人群带菌率可达50%以上,故带菌者作为传染源比病人更重要。
(二)传播途径
经呼吸道传播,病原菌主要是通过咳嗽、喷嚏等经飞沫直接从空气中传播。
(三)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但6个月以内的婴儿可自母体获得免疫而很少发病;成人则已在多次流行过程中经隐性感染而获得免疫,故儿童发病率高,以5岁以下尤其是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人感染后可对本群病原菌发生持久免疫力,各群间有交叉免疫但不持久。人群感染后多数为无症状带菌者,仅1%为典型流脑表现。
三、发病机制
细菌侵入人体后,如机体免疫力低下或细菌毒力较强,细菌可从鼻咽部进入血循环,形成短暂菌血症,少数病人发展为败血症。病原菌可通过血脑脊液屏障进入脑脊髓膜引起化脓性炎症。败血症期间,细菌侵袭皮肤血管内皮细胞,迅速繁殖并释放内毒素,作用于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引起局部出血、坏死、细胞浸润及栓塞,临床可出现皮肤黏膜瘀点。细菌在血循环中大量繁殖,并释放内毒素,使全身小血管痉挛,引起微循环障碍,导致感染性休克及酸中毒,重者出现DIC.
脑膜炎期间,脑脊髓膜化脓性炎症及脑实质受累,出现炎症、水肿及出血,临床上出现惊厥、昏迷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脑疝,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
四、临床表现
潜伏期2~3日。
(一)普通型
最常见,占全部病例的90%以上。临床上可分四期:
1.前驱期(上呼吸道感染期)
多数病人可无此期表现。有低热、咽痛、咳嗽及鼻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持续1~2日。
2.败血症期
起病急、高热寒战,体温39℃~40℃,伴头痛、全身不适及精神萎靡等毒血症症状,可有皮肤黏膜瘀点或瘀斑,病情严重者瘀斑迅速扩大,中央可呈紫黑色、坏死或大疱。少数病人脾大。持续1~2日。
3.脑膜炎期
此期症状多与败血症期症状同时出现,表现为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烦躁不安,可出现颈项强直、克氏征及布氏征阳性等脑膜刺激征,病人可有谵妄、神志障碍及抽搐。常在2~5日进人恢复期。
4.恢复期
体温逐渐下降至正常,皮肤瘀点及瘀斑消失,症状逐渐好转,神经系统检查正常。约10%病人可出现口唇疱疹。一般在1~3周内可痊愈。
(二)暴发型
少数病人发生,病势凶险,病死率高,分以下3型:
1.休克型为脑膜炎球菌败血症引起。高热寒战或体温不升,伴严重中毒症状,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及意识障碍,皮肤大片瘀斑伴中央坏死,可有循环衰竭及休克。脑膜刺激征常缺如。
2.脑膜脑炎型为脑实质损害,高热、昏迷抽搐,有脑水肿,可发生脑疝死亡。
3.混合型上二型表现同时或先后出现,病死率最高。
五、诊断
(一)普通型流脑的诊断
1.流行季节
多为冬春季,儿童多见,当地有本病发生及流行。
2.临床表现
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及脑膜刺激征。
3.实验室检查
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脑脊液检查显示颅内压升高及化脓性改变。细菌学检查阳性。
(二)暴发型流脑的诊断
同普通型,但具有上述暴发型临床表现,休克型脑脊液变化不明显。
六、鉴别诊断
1.普通型流脑须与其他细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鉴别。
2.暴发型须与其他病原引起的败血症及脑膜脑炎鉴别。
七、治疗
(一)普通型流脑的治疗
1.病原治疗:尽早足量应用细菌敏感并能透过血脑脊液屏障的抗菌药物。
(1)青霉素:目前仍为脑膜炎球菌高度敏感的杀菌药物,尚未出现明显的耐药。加大药物剂量则可在脑脊液中达到有效浓度。剂量成人每日20万u/kg,儿童20万~40万IU/kg,分次静滴,疗程5~7日。
(2)其他亦可应用磺胺、氯霉素或三代头孢菌素等治疗。
2.对症治疗:高热时物理降温及应用退热药。如有颅压升高,用甘露醇降颅压。
(二)暴发型治疗
1.尽早应用有效抗生素,如青霉素G每日20万~40万IU/kg分次静滴。
2.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3.休克型:积极纠正休克及防治DIC.
4.脑膜脑炎型:甘露醇脱水及防治脑疝,呼吸衰竭可适时应用人工呼吸机。
八、预防
(一)管理传染源
早期发现病人,并就地隔离治疗,隔离至症状消失后3日,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7日。
(二)切断传播途径
搞好环境卫生,保持室内通风。
(三)提高人群免疫力
1.菌苗预防
注射脑膜炎球菌A群多糖菌苗,剂量0.5ml皮下注射一次,保护率达90%以上。
2.药物预防
密切接触者服用复方新诺明或利福平,连服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