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原学
痢疾杆菌为本病病原体。属肠杆菌科志贺菌属,为革兰阴性杆菌。按其抗原结构和生化反应不同,目前本菌分为4群和47个血清型,即A群痢疾志贺菌、B群福氏志贺菌、C群鲍氏志贺菌、D群宋内志贺菌。我国多数地区多年来一直是B群福氏志贺菌为主要菌群,其次为D群宋内贺志菌,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近年来少数地区有A群痢疾志贺菌流行。各种痢疾杆菌均可产生内毒素,是主要的致病因素;痢疾志贺菌还产生外毒素,具有神经毒、细胞毒和肠毒素作用,可引起更严重的临床表现。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菌痢病人及带菌者为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通过消化道传播,病原菌随病人粪便排出污染食物、水、生活用品或手,经口感染,亦可经苍蝇污染食物而传播。
(三)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短暂而不稳定,且不同菌群及血清型之间无交叉免疫,故易复发和重复感染。
三、发病机制及主要病变部位
(一)发病机制
痢疾杆菌进入人体后是否发病,取决于对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吸附和侵袭力,即具有侵袭力的菌株才引起发病。痢疾杆菌进入消化道,如机体免疫力低下,细菌侵入后在肠黏膜上皮细胞和固有层中繁殖,引起肠黏膜炎症反应和固有层小血管循环障碍,使肠黏膜出现炎症、坏死和溃疡,而发生腹痛、腹泻和脓血便。
(二)主要病变部位
肠道病变主要在结肠,以乙状结肠和直肠病变最显著,严重者可累及整个结肠及回肠下段。
四、临床表现
潜伏期1~2日(数小时至7日)。
(一)急性普通型菌痢
起病急、高热可伴有发冷寒战,继之出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大便每日10余次至数10次,量少,开始为稀便,迅速变为黏液脓血便,左下腹压痛及肠鸣音亢进。早期治疗,多于1周左右病情逐渐恢复而痊愈,少数可病程迁延转为慢性。
(二)慢性迁延型菌痢
急性菌痢病程迁延超过2个月病情未愈者,为慢性菌痢。慢性迁延型主要表现为反复出现腹痛、腹泻,大便常有黏液及脓血,可伴有乏力、营养不良及贫血等症状,亦可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
(三)中毒型菌痢
多见于2~7岁儿童。起病急骤,中毒症状多发生于发病24小时内,突起寒战、高热,有时体温不升,病初常无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洗肠检查粪便有多数白细胞及红细胞。可分以下3型:
1.休克型
表现为循环衰竭。面色苍白、皮肤发花、四肢冰冷、发绀,脉细数、血压下降、少尿。可伴有意识障碍、DIC、多脏器功能障碍甚至衰竭。
2.脑型
表现为脑水肿甚至脑疝。头痛、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可有瞳孔大小不等、昏迷、惊厥及呼吸衰竭。
3.混合型:兼有上述两型表现,病情最严重,病死率高。
五、诊断依据
(一)流行病学资料
夏秋季多发,有进食不洁食物或与菌痢病人接触史。
(二)临床表现
急性期有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黏液脓血便;左下腹明显压痛。慢性迁延型病人有急性菌痢史,病程超过2个月未愈者。重型有休克型、脑型及混合型表现。
(三)实验室检查
1.血象:急性期白细胞总数轻、中度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慢性期可有贫血。
2.粪便检查
(1)常规检查:外观黏液脓血便。镜检有大量脓细胞或白细胞(每高倍视野多于15个)及红细胞。如见吞噬细胞更有助于诊断。
(2)病原学检查:确诊有赖于粪便培养出痢疾杆菌。
六、鉴别诊断
(一)急性菌痢的鉴别诊断
1.急性阿米巴痢疾
阿米巴原虫为病原体。临床表现起病较缓,多无发热,腹痛轻,无里急后重,腹泻次数少,右下腹有压痛。大便量多,为暗红色,果酱样血便。镜检白细胞少,红细胞多,有夏克雷晶体,可找到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
2.其他病原菌引起的肠道感染
症状多与急性菌痢相似,确诊有赖于粪便培养出病原菌。
(二)慢性迁延性菌痢的鉴别诊断
1.结肠癌及直肠癌
癌肿继发感染可出现菌痢的表现,用抗菌药物治疗后症状好转。但久治无效。伴进行性消瘦。可行肛门指诊及进一步做钡灌肠、结肠镜检查协助诊断。
2.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临床表现可有反复的腹泻及脓血便,但抗菌药物无效。便培养无致病菌。可采用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肠黏膜脆弱易出血,有散在溃疡。晚期病人钡灌肠可见结肠袋消失呈铅管样改变。
(三)中毒型的鉴别诊断
1.休克型与其他感染性休克鉴别。
2.脑型与流行性乙型脑炎及钩端螺旋体病(脑膜脑炎型)鉴别。通过粪便常规、培养、脑脊液及钩端螺旋体显凝试验鉴别。
七、治疗
(一)病原治疗
可选用氟喹诺酮类及复方新诺明等药物,多数菌痢病人有较好的疗效。慢性迁延型菌痢则需做病原菌分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以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可联合应用2种不同类型的抗菌药物,疗程须长并需要重复1~3个疗程;可应用药物保留灌肠法治疗。中毒型菌痢需静脉联合应用强效抗菌药。
(二)支持及对症治疗
酌情予以补液、解痉药。中毒型则需积极防治休克、脑水肿及呼吸衰竭治疗。
八、预防
关键环节是切断传播途径。具体措施包括搞好饮食、饮水卫生,搞好个人及环境卫生,做好三管一灭(管水、管粪、管理饮食及消灭苍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