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治疗以综合疗法为主,早期应用抗病毒治疗及液体疗法,中晚期则进行对症治疗。"三早一就"仍为本病治疗原则,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就近治疗。
(一)发热期
1.控制感染
发病4日以内病人可应用利巴韦林,每日1g,加入10%葡萄糖液中静滴,持续3~5日进行抗病毒治疗。
2.减轻外渗
早期卧床休息,为降低血管通透性可给予路丁、维生素C等。每日输注平衡盐液和葡萄糖盐水l000ml左右,高热、大汗或呕吐、腹泻者可适当增加。发热后期给予20%甘露醇125~250ml静滴,以提高血浆渗透压,减轻外渗和组织水肿。
3.改善中毒症状
中毒症状重者可给予地塞米松5~l0mg静滴,以降低血液黏滞性。
(二)低血压休克期
1.补充血容量:宜早期、快速和适量,争取4小时内血压稳定。液体应晶胶结合,以平衡盐为主,切忌单纯输入葡萄糖液。胶体溶液常用低分子右旋糖酐、甘露醇、血浆和白蛋白。由于本期存在血液浓缩,故不宜应用全血。补容期间应密切观察血压变化,血压正常后输液仍需维持24小时以上。
2.纠正酸中毒:主要用5%碳酸氢钠溶液,每次5ml/kg;根据病情每日给予1~4次。
3.血管活性药物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经补液、纠正酸中毒后血红蛋白已恢复正常,但血压仍不稳定者可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l0~20mg/100ml液体静滴,或山莨菪碱(654-2)0.3~0.5mg/kg静脉注射。同时亦可用地塞米松l0~20mg静滴。
(三)少尿期
1.稳定内环境
若尿比重>1.020,尿钠<40mmol/L,尿尿素氮与血尿素氮之比>10:1,应考虑肾前性少尿。可输注电解质溶液500~l000ml,并观察尿量是否增加,或用20%甘露醇100~125ml静注。观察3小时尿量若少于100ml,则为肾实质损害所致少尿,宜严格控制输入量,每日补液量为前一日尿量和呕吐量加500~700ml.补液成分除纠正酸中毒所需5%碳酸氢钠溶液外,主要输入高渗葡萄糖液(含糖量200~300g),以减少体内蛋白质分解,控制氮质血症。
2.促进利尿
少尿初期可应用20%甘露醇l25ml静注,以减轻肾间质水肿。用后利尿效果明显者可重复应用一次,但不宜长期大量应用。常用的利尿药物为呋塞米(速尿),可从小量开始,逐步加大剂量至100~300mg/次,直接静注,4~6小时重复一次。
3.导泻和放血疗法
防止高血容量综合征和高血钾,少尿期可进行导泻,常用甘露醇25g,每日2~3次口服。亦可应用硫酸镁或中药大黄煎水口服。
4.透析疗法
明显氮质血症、高血钾或高血容量综合征病人,可应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
(四)多尿期
1.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
2.防止继发感染
本期易发生呼吸道和泌尿感染,发生感染后应及时诊断和治疗。
(五)恢复期
治疗原则为补充营养,逐步恢复工作。出院后应休息1~2个月。定期复查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