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诊断要点:
1、口唇或生殖道疱疹史,出现发热、精神行为异常、癫痫发作、意识障碍和早期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体征。
2、CSF细胞数增多或出现红细胞、糖和氯化物正常。
3、脑电图显示弥漫性异常,以颞、额区为主。
4、CT、MRI发现颞叶局灶性出血性脑软化灶。
5、病毒分离、PCR检测、急性期与恢复期脑脊液抗体滴度可作出病原学诊断。
6、特异性抗病毒药物治疗有效。
鉴别诊断
一、脑脓肿脑脓肿初期表现与HSE较难区别。由于HSE发病早期治疗最有效且相对安全,可按照HSE常用方法试验治疗,无效者进行活检区别。
二、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带状疱疹主要侵犯和潜伏在脊神经后根神经节神经元或脑神经感觉神经节神经元内,很少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本病是病毒感染后变态反应性脑损害,出现意识模糊和局灶性脑损害症状较轻。根据胸腰部带状疱疹史、病变较轻、预后较好、CT无出血性脑坏死、血清及CSF检出该病毒抗体可鉴别。
三、巨细胞病毒性脑炎临床较少见。常见于免疫缺陷或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患者。亚急性或慢性病程,出现意识模糊、记忆力减退、情感障碍等症状。MRI检查可见弥漫性或局灶性白质异常。体液检查典型巨细胞、PCR检出CSF中病毒DNA可帮助鉴别。
四、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急性发病,有感染或疫苗接种史,出现脑实质、脑膜、脑干、小脑和脊髓等损害症状体征。重症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和精神症状。HSE表现精神症状突出,智能障碍明显,口唇疱疹史,颞叶局灶性出血性脑软化灶等可以区别。
治疗
一、抗病毒治疗
1、无环鸟苷(阿昔洛韦)
是一种鸟嘌呤的衍生物,抑制病毒DNA合成,抗病毒作用强。常用剂量为每天15mg/kg,静脉注射,每8小时一次,每次滴注时间1个小时以上,连续14-21天。由于预后受治疗开始时功能障碍严重成的显著影响,应尽早开始治疗。当临床疑诊又没有条件作脑脊液病原学检查时可用阿昔洛韦进行诊断性治疗。副作用有点滴部位红斑、胃肠道功能紊乱、头痛、皮疹、震颤、癫痫发作、谵妄或昏迷、血尿、血清转氨酶暂时性升高等。最近发现对阿昔洛韦耐药的HSV株,这类患者可用膦甲酸钠0.18mg/kg每天,分3次静脉滴注,连用14天;也可用西多福韦5mg/kg,每周1次,共2周,以后隔一周注射3-5mg/kg,再用数次。
2、更昔洛韦抗HSV的作用较阿昔洛韦强10倍,毒性较低,对阿昔洛韦耐药的HSV突变株敏感。每天5-10mg/kg,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疗程14-21天。主要副作用是肾功能损害和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减少),与剂量相关,停药后可恢复。
二、免疫治疗
1、干扰素及其诱生剂干扰素是细胞在病毒感染后产生的一组高活性糖蛋白,有光谱抗病毒作用,对宿主细胞损害小,可用α-干扰素,治疗剂量为60×10 6IU/d,肌肉注射,连续30天。也可用β-干扰素全身用药与鞘内注射联合治疗。干扰素诱生剂如聚肌苷聚胞啶酸(Poly:C)和聚鸟苷聚胞啶酸(Poly G:C)、青枝霉素、麻疹活疫苗等可使人体产生足量的内源性干扰素。
2、转移因子可使淋巴细胞致敏转化为免疫淋巴细胞,剂量为1支皮下注射,每周1-2次。
3、皮质类固醇病情危重、CT显示出血性坏死灶、脑脊液细胞数明显增多、出现红细胞者可酌情选用。推荐用甲基泼尼松龙大剂量冲击疗法,500-1000mg加入500ml糖盐水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3-5天。随后改为泼尼松口服,每日60mg清晨顿服,以后逐渐减量。
三、对症支持治疗对重症和昏迷患者,维持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给与静脉高营养,必要时小量输血。高热患者进行物理降温、抗惊厥和镇静等。严重脑水肿患者早期脱水降颅压,包括短程给与皮质类固醇。坚强互利,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褥疮及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恢复期进行康复治疗。
预后
本病死亡率高达40%-70%.目前应用特异性抗HSV药使多数患者早期得到有效治疗,死亡率逐渐下降。30岁以下和仅表现为昏睡患者较老年或昏迷患者存活可能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