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非产褥期妇女或产妇在停止哺乳一年后,出现持续性溢乳,且伴有闭经者称为闭经溢乳综合征(amenorrhea-galactorrhea syndrome,简称A-G综合征)。大多数患者合并高催乳素血症。
病因病理
一、垂体病变分泌PRL的腺瘤比较多见。1951年Forbes-Albright提出,由垂体肿瘤引起的闭经溢乳病例与妊娠无关。自1970年以来,由于血PRL可经放免测定及与CT扫描的问世,垂体微腺瘤(pituitary microadenoma)(直径<1cm)能获得早期诊断,因而有关垂体肿瘤导致高PRL血症(hyperprolactinaemia) 以及闭经溢乳的报道日益增多。垂体肿瘤产生高PRL血症的机制可能是:
①肿瘤是由分泌催乳素的细胞组成,这些细胞不受下丘脑PIF的控制而自主地分泌PRL;
②垂体肿瘤增大压迫垂体柄,使下丘脑的PIF运送受阻,因而到达垂体的量减少,以致垂体分泌过量的PRL.高PRL血症直接引起溢乳,并间接地通过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与卵巢的功能而导致闭经。Blackwell报道100例A-G综合征,其中33%合并有垂体肿瘤。重庆医科大学报道65例A-G综合征,其中确诊为垂体肿瘤者50例,占76.9%。此外颅咽管瘤以及一些所谓“空蝶鞍(empty sella)”患者也可能伴有泌乳和高PRL血症,这可能是由于下丘脑和/或垂体柄受压所致。
二、药物的影响较长期服用利血平或氯丙嗪、酚噻嗪、吗啡等药物可导致闭经溢乳,其机理是这些药物通过改变多巴胺的产生、吸收和代谢,从而抑制PIF的释放,以致PRL分泌过多,引起闭经溢乳。口服避孕药也可引起溢乳与闭经,可能是因为避孕药中含雌、孕激素,通过对下丘脑的负反馈作用,使PIF与LRH减少,而雌激素亦可直接作用 于垂体催乳素细胞,从而引起垂体分泌的PRL增高与促性腺激素减少,出现闭经与溢乳。此种情况一般为一时性的,在停止用药半年内恢复正常。最近有人报道在口服避孕药同时有溢乳的妇女中有25%可发生PRL分泌腺瘤。Sherman认为口服避孕药可促使隐性微腺瘤发展。对口服避孕药引起的A-G综合征,如在停药半年后仍不恢复,且经克罗米酚或促性腺激素治疗无效时,应警惕垂体微腺瘤的存在。
三、产后溢乳(Chiair-Frommel syndrome)
多数作者认为这种情况可能是功能性的,是由于妊娠而引起下丘脑-垂体的功能紊乱,持续产生过量的PRL,并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最终导致长期的溢乳与闭经,且伴有生殖器萎缩。但也有人报道产后溢乳者可在产后数年后发生垂体肿瘤,而垂体肿瘤患者中31%有产后溢乳史,因而认为产后溢乳不一定都是功能性的,应严密随访,以期及早发现垂体腺瘤。
四、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甲低时甲状腺素分泌减少,解除了对下丘脑与垂体的抑制作用,TRH分泌增多,而TRH不仅能刺激促甲状腺素TSH的分泌,也刺激PRL分泌。
五、特发性闭经溢乳综合征这种情况与妊娠无关,也没有明显的垂体肿瘤存在,而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功能障碍所引起的闭经溢乳。外界刺激的应激反应可造成一时性溢乳。如手术创伤、麻醉、精神抑郁、假孕等的精神因素,可通过大脑皮层,作用于下丘脑-垂体,引起血PRL增高与FSH降低而出现闭经与溢乳。有人认为所谓的特发性闭经溢乳,其中有一部分可能是由于潜在性垂体肿瘤所致,故应定期随访以明确诊断。
六、其他原因原发性甲亢、长期吸吮乳头、肾功能不全、支气管癌等均可引起高PRL血症。
临床表现
一、闭经患者可诉长期闭经,或月经稀发,闭经的期限可自数月至10余年不等。
二、溢乳患者可有自发性溢乳,但有些患者则需挤压乳房后才获得小滴乳汁。溢乳期限可长达数月至数年。
三、不孕 A-G综合征伴有高PRL血症患者中常患原发不孕。
四、更年期症状部分患者由于雌激素水平低落,可出现面部阵发性潮红、性情急躁、性欲减退、阴道干燥、性交困难等更年期症状。
五、其他如合并有较大的垂体肿瘤,或肿瘤已压迫视神经交叉时可出现头痛、复视、偏盲、视力减退等症状。如伴有其他疾病时,可出现甲低、肢端肥大症或柯兴综合征等症状。
检查检验
一、内分泌检查
(一)卵巢功能检查包括连续阴道涂片、宫颈粘液、基础体温以及血清雌二醇与孕酮含量的放射免疫测定,从而了解雌、孕激素水平。患者一般都显示无排卵及雌激素水平低落。
(二)垂体功能检查 包括测定血清中FSH、LH与PRL水平。A-G综合征患者的FSH,多数是正常的,如FSH≥40mIU/ml,则提示卵巢功能衰竭。测定血中PRL水平是一种过筛性检查方法。由药物引起闭经者,血PRL很少超过80ng/ml,且停药后PRL迅速恢复至正常水平。故凡血PRL>50ng/ml,均应进一步检查,以期及早发现垂体肿瘤。Quigley报道A-G综合征患者中,血PRL增高者占79~97%,如血PRL>4nmol/L时,57%患有垂体肿瘤;PRL>12nmol/L时,几乎全部患有垂体肿瘤。邝安方指出,测血PRL对早期发现微腺瘤有重要意义。
(三)甲状腺功能测定 是早期诊断甲低的重要步骤。促甲状腺激素(TSH)增高可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故测TSH较测T3及T4更有实用价值。通过TSH的测定可排除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四)肾上腺功能测定 疑有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时,应测24小时尿中17酮与17羟的水平。
(五)生长激素的测定 对有肢端肥大症体征的患者应测基础的生长激素水平。
(六)PRL兴奋或抑制试验 进行药物动态试验有助于鉴别PRL的功能性分泌增多与垂体腺瘤。兴奋试验(TRH、氯丙嗪)可了解下丘脑-垂体功能的储备力量,PRL明显增高者提示下丘脑-垂体功能失调的可能性较大。
1.TRH兴奋试验 如给正常妇女静注TRH500μg,15分钟后测血PRL水平,可增至0.16nmol/L以上,比基础值高2倍以上,但垂体肿瘤患者TRH的释放效应低于正常。
2.氯丙嗪兴奋试验 肌注氯丙嗪25~50mg后,一般在60~90分钟内PRL增加一倍,可持续3小时。阳性结果表示高PRL血症可能系功能失调所致,垂体肿瘤患者分泌激素有一定自主性,较少受刺激影响。
3.灭吐灵(metoclopramide 简称MCP)试验 MCP是普鲁卡因酰胺衍生物,系多巴胺拮抗剂,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水平的DA受体而刺激PRL释放。垂体PRL分泌瘤患者口服或静注MCP10mg试验,PRL反应峰值仅为基值的1/4,而正常人则PRL反应峰值达基值3倍以上。
4.左旋多巴试验 正常人口服-多巴500mg,2~3小时内血PRL的水平明显下降至<4ng/ml.如无明显下降,表示PRL的分泌具有自主性而无抑制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垂体肿瘤存在的可能性较大。
二、X线检查
(一)侧位颅平片 通过X线摄侧位颅平片,可以了解蝶鞍部有无异常,从而对垂体是否有肿瘤提供初步线索,但微腺瘤往往不能在片中加以显示,故对A-G综合征伴高PRL血症患者,如蝶鞍片无阳性发现,应进一步作多相断层摄影。
(二)蝶鞍多相断层摄影(sellar tomography)这是一种发现垂体肿瘤的较可靠的方法。如有蝶鞍底板斜度不对称及鞍底前下壁的不对称损害提示有微腺瘤存在。如常规X线片已发现蝶鞍部有异常时,则断层摄影可显示更精确的改变。
(三)海绵间窦造影检查(intercavemous sinus venography)唐文渊等指出这种检查是诊断垂体微腺瘤的一种极灵敏和可靠的方法。对常规X线检查与CT扫描均不能被发现的直径<5mm的肿瘤,海绵间窦造影往往已出现明显的改变,表现为:①鞍内肿瘤可使一个或几个间窦(下、前间窦)显影中断;②小的鞍内肿瘤可只改变一个或几个间窦的一段口径,使之变小;③各间窦可因移位而丧失它们间的正常平行弧线关系;④颈内动脉虹吸段内侧的海绵窦(静脉条带strip)因肿瘤压迫可变尖、狭窄或消失。
(四)电子计算机体层检查 这种检查方法可确定肿瘤是否已向鞍上扩展,以及扩展的程度,其精确度胜过脑血管造影。此外,此法还可判断局部有无坏死、囊变和出血以及有否蝶鞍空虚。如CT提示有蝶鞍空虚,则应进一步作气脑造影(pneumo-encephalography)。但CT对诊断鞍内病变价值有限,因其对微腺瘤或向下生长为主的垂体瘤的诊断不如断层摄片可靠。
三、视野检查较大的垂体肿瘤可压迫视神经、视交叉和视束而产生视野缩小、偏盲等现象。视野检查应列为疑有垂体肿瘤患者的常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