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其病理特点是肝细胞结节状再生和弥漫性纤维组织增生,肝组织正常结构严重破坏,引起肝功能衰退及门脉高压为主的一系列症状,主要有低蛋白血症、腹水、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脾功能亢进以及肝性脑病等。患者除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外,应当配合合理的饮食,提高机体营养状况,促进肝细胞的再生,恢复肝功能,预防上消化道出血及肝性脑病等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率。
“三高一适量”饮食
即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和适量脂肪摄入。高热量饮食是必须保证热量日供给量为2500~2800Kcal;高蛋白饮食是为了促进受损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也能纠正低蛋白血症,有利于腹水的消退。一般要求日供应量不应低于60~70g,为减轻肝脏负担及预防肝性脑病,应适当限制动物蛋白质的摄入量,应占日供应量的40%左右。一旦出现肝功能衰退或肝性脑病倾向时,应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大约在50~55g;高维生素是指饮食中应富含B族维生素、叶酸、维生素C以及维生素A、D、E、K等。肝脏对维生素的吸收、贮存和转化等代谢方面有重要作用,严重肝病导致维生素吸收障碍,维生素的缺乏可导致病情加重,故应充分补充。
肝硬化患者胆汁分泌减少,影响到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如食入脂肪过多,超过肝脏的代谢能力,脂肪就会不断沉积于肝内,影响肝糖元的代谢,进一步损害肝细胞;脂肪供应过少会影响食物烹调口味,降低患者食欲,所以应适量摄入脂肪,每日供给量在40~50g,以植物油为宜。
水电解质
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应采用低盐饮食医学.教育网原创以缓解腹水和有利于消肿,每日钠盐摄入量不超过2g,严重腹水时应限制在每天0.5g左右。为补充钾的丢失,钾盐一般每日摄入量3~4g,为减轻水肿,每日饮水量应限制在1000ml左右,病情加重时应限制入水量在400ml左右。考虑到患者长期过于严格控制低盐摄入,可造成电解质紊乱,因此临床上不强调过严限制,应随病情好转,适当增加摄入量。
微量元素
肝硬化患者尿中锌排出量增加,肝内含锌量降低,血清锌水平下降,故需要适当补充锌,可食用瘦猪肉、牛肉、蛋类、鱼类等。此外,肝硬化低钾往往合并低镁,影响补钾的疗效,应注意平时食用含镁的食物,如绿色蔬菜、谷类、乳制品等。
膳食调配
少量多餐,每日进食4~5餐,食物应细软易消化,选用少纤维、少产气的软食或半流食。
禁忌饮食
不宜食玉米、高粱等粗粮,不宜食洋葱、韭菜、黄豆等易胀气食物,不宜食花生、核桃等果壳类食物;忌葱、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禁食海产品、火腿、松花蛋、酱菜等含钠高的食物,特别忌食带有肉骨、鱼刺的菜肴,以免损伤食管胃底曲张静脉而引起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