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生后即出现一些原始反射,随着皮层的发育成熟而逐渐消失。这些反射如出现和消失的时期失常,均属病理现象。
1.惊跳反射(Mor.反射) 又称拥抱反射。用力击小儿头部两侧的床垫可引起此反射。最好用手托住小儿头、背部,使呈斜坡卧位,躯干与床面呈30°,然后迅速使其头向后倾10°~15。引起上、下肢外展,同时躯干及手指伸直,然后上肢屈曲呈拥抱状。此反射生后头3个月表现明显,6个月后完全消失。新生儿期无此反射,说明有脑损伤;若一侧上肢缺乏惊跳反射,提示臂丛神经因产伤或其他原因所致的麻痹或锁骨骨折。脑部有损伤或急性病变时,惊跳反射可以延迟或消失。如4个月后仍能引出应引起注意,9个月以后仍出现,是大脑慢性病变特征。
2.吸吮反射 又称口反射或唇反射。轻触小儿唇或颊,则婴儿张口并出现口唇及舌的吸吮运动。此反射出生数月后即减弱,渐代以自主运动,1岁左右消失。若此反射减弱,可由于反射弧神经损伤,亦可由于缺氧、外伤或感染引起的脑干损伤所致。有锥体束病变时,此反射持续不退或重新出现。医学 教育网
3.颈肢反射(四肢紧张性颈反射) 仰卧时使头转向一侧,则面向侧的上、下肢伸直,对侧上、下肢屈曲。本反射在生后5~6个月消退,如持续在,则为锥体束病变。
4.握持反射 刺激婴儿手掌面,引起强握。此反射生后3~4月消失。出生后如数月无此反射,可为周围神经功能障碍或大脑损害。如6个月后仍有此反射,提示大脑皮质功能障碍,特别在额叶病变时可重新出现。
5.伸直性跖反射(拇背曲) 新生儿期至1岁或1岁半前,由于锥体束尚未发育成熟,跖反射呈拇趾背曲,会走路前即变成为拇趾跖曲。
6.抬躯反射(Larndau反射) 小儿取俯卧位,检查者两者分别托于婴儿的胸腹前后面,将小儿轻轻抬起,可见婴儿头向后仰抬起,躯干伸直(脊柱凸向下),下肢伸展,当轻按其头使颈前屈,则两髋关节也屈曲,此为阳性反射。正常小儿10月出现2岁半消失。小儿若托起时垂足,提示脑发育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