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初级护师考试辅导系列谈之《内科护理学》辅导:血液一般检查
一、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测定
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参考值(见表2-1-2)。
其临床意义如下:
(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
①生理性减少见于妊娠中、后期孕妇,部分老年人。
②病理性减少可由造血原料不足、造血功能障碍或红细胞丢失、破坏过多等原因引起。
(2)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
①相对性红细胞增多见于连续呕吐、频繁腹泻、多汗多尿、大面积烧伤等。
②绝对性红细胞增多主要见于各种生理、病理原因引起的缺氧,如胎儿、新生儿、高原生活、剧烈的体力活动、严重的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和某些先天性心脏病等。
二、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值为:
白细胞分类计数:
(1)中性粒细胞,杆状核0.0l~0.05,分叶核0.5~0.7
(2)嗜酸性粒细胞0.005~0.05
(3)嗜碱性粒细胞0~0.0l
(4)淋巴细胞0.3~0.4
(5)单核细胞0.03~0.08
临床意义如下:
(1)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具有医 学教育网原创活跃的变形运动和吞噬能力。
①中性粒细胞增多:生理性增多见于新生儿、妊娠5个月以上的孕妇、剧烈运动或劳动后。病理性增多见于急性感染,尤其是化脓菌感染,如肺炎球菌性肺炎、败血症等,也见于粒细胞性白血病及某些恶性肿瘤、严重的组织损伤、急性大出血和急性中毒等。
②中性粒细胞减少:常见于医学教 育网原创某些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如伤寒、某些病毒感染如麻疹,应用某些药物如氯霉素、抗肿瘤药物、放射线损害以及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进等。
③中性粒细胞的核变化:核左移常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或急性中毒及急性溶血反应;核右移常见于造血物质不足或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所致等。
(2)嗜酸性粒细胞:
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蛔虫病和钩虫病;皮肤病,如湿疹、银屑病等;也可出现在淋巴系统恶性肿瘤、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器官移植排异反应前期。
2)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及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病例。
(3)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较少见,主要见于医学教育网原 创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4)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增多见于某些病毒或细菌感染,如病毒性肝炎、百日咳、结核病等。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则淋巴细胞明显增多。
(5)单核细胞:单核细胞增多见于某些感染,如活动性结核、疟疾、急性感染恢复期、结缔组织疾病、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等。
〖医学教育网www.med66.com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