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健机制”的工作要求,我市不断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努力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卫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新农合参合人数达394.85万人
2005年,我市开展新农合试点工作,2007年率先在全省实现新农合制度全覆盖。参合人数由2005年的40万人提高到2011年的394.85万人,参合率从85.3%提高到97.79%,筹资标准由人均30元提高到230元。在此基础上,全市的门诊统筹工作也实现了全覆盖,人均补偿封顶线提高到5万元。全市300多家定点医疗机构设立了“报销直通车”制度,彻底改变了之前几个月才能拿到报销补偿款的状况。
在阎良区和雁塔区,一项名为医疗救助与新农合补助一站式服务的试点工作,受到了农村群众的一致欢迎。有了大病,只要到新农合定点医院去看,不需要为筹钱发愁,有新农合做保障,先看病再说钱,有效缓解了农村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卫生服务机构覆盖社区村镇
我市不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分两期规划设置了220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了主城区的98个街道办事处,并不断完善其标准化建设和基本医疗设备,并出台“五免”政策,鼓励引导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看病就医,已累计为590万居民减免费用近1485万元。同时,我市投入6197万元,建成了3142个标准化村卫生室,消除了“空白村”,实现了村级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
根据城市发展进程、人口流动情况、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及公立医院的布局,我市积极调整现有公立医院布局,整合现有医疗资源。市级财政先后筹资26.8亿元,新建、迁建和改扩建7个市级医疗机构,这些项目完工后,将极大地提升我市医疗机构的整体实力和服务能力,能更加有效地方便群众看病就医。
我市还进一步加强农村急救体系建设,缩小农村急救半径,共设置规划乡镇急救点42个,第一批已建成并运行16个,使远郊县的急救压力得到部分缓解;2011年7月13日,17辆救护车已配发各急救点开始使用。
医改试点让更多基层群众受益
为了解决农村卫生人才引进难、留住难的问题,2010年,我市在阎良区试点开展了县镇卫生一体化管理工作,试点工作已取得显著效果,乡镇卫生院的基本医疗服务质量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都有了显著提升。目前,全市7个主要涉农区县的14家县级医院、16家乡镇卫生院被确定为一体化试点工作单位全面开展。
同时,医疗一卡通、临床路径管理、药品三统一等工作的实施,也让越来越多的基层群众享受到了“价廉物美”的医疗服务。
通过近年的努力,我市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医疗服务工作中一些长期积压形成的问题得到解决,部分工作已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得到了卫生部、省政府和省卫生厅的充分肯定。
西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