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健康档案,不再只是城里人的专利,农民兄弟也将能享受“量身定制”的医疗服务。近日自治区卫生厅下发通知,今年内将为50%的城乡居民建立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
在国外看病,医生接诊一个病人,首先要看健康档案,看看病人的病史、有无过敏药物等,能基本了解一个人的身体状况。在遇到车祸等紧急事故时,健康档案就更有用了,病人的血型、病史、过敏史等信息一应俱全,马上就能输血、用药,省去了很多化验、检测的程序,为抢救争取宝贵时间。
在这样的趋势下,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也成为我国医改的一项内容。近日,自治区卫生厅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加强农村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工作,目前资金和人员已经基本到位,今年内建档率要达50%左右。
据了解,我区城市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已经有了不错的基础,卫生部门将集中精力让农村居民享受到同等的公共卫生服务。建档工作由村医、卫生室及卫生院负责,工作人员主动上门登记农村居民的健康信息,包括体检情况、既往病史等,慢性病患者、孕产妇、重型精神病患者的相关信息也将列入健康档案中。
建这样一份健康档案,对农民有什么实质性的好处?自治区卫生厅农村卫生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建立健康档案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卫生部门将着手建立全区联网的信息系统,农民的健康档案在县、市、区级医院就医时都能随时调阅,并随时更新。此外,今年卫生部门还计划开展“一卡通”试点工作,一张卡里包含了健康档案、新农合等信息,农民凭卡可异地就医、及时报销。
南国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