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全国人代会的广东团代表、清远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周海波接受采访,就医疗改革这一热门话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周海波首先对钟南山代表之前所说“我国的医改现在仅是开端良好”的评价表示赞同。周海波表示,在SARS之后,医疗改革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得到了大家的重视。“现在几方面都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大多数老百姓看病有保障了。”周海波认为医改成功的标志应有三点:
一、小病在社区,大病在有一定规模的县级、地市级医院,如果是疑难病再到区域性医疗中心即省级医院,再到国家医疗中心。
二、人民的健康水平得到提高,人民的期望寿命得到提高。
三、老百姓有病就能够去看病、有地方看病、有能力看病。
周海波说到,如今我们离这个标准还差得很远,因此这仅仅是一个开端良好。“真正要达到这样,别说二十年,至少要十年才能达到。”
周海波强调,病人的就医习惯应得到改变,小病下沉到社区医院,大医院的门诊则主要用来解决疑难杂病和重大手术。周海波表示,如今因为国家政策的导向,对基层医院的扶持,确实去小医院看病的人多了。但是大医院仍是人满为患,大家的就医习惯还没有根本的改变。“关键在于老百姓首先要相信基层医院能看好他的病。”周海波认为要让百姓相信基层医院就要保证基层医院有一定的设备和硬件设施,同时医生具备一定的素质。其中,设备的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关键是人才的缺乏。周海波说到,一个合格的社区医生并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培育出来的,至少需要八年以上的时间。首先人才培育的问题没有解决,另外还有一个留不留得住人才的问题,必须让基层医院的医生待遇跟公立医院或私立医疗机构基本持平,才能把人才留在基层。
而后,周海波又谈到了基本药物政策。“基本药物政策保障基本药物的供应体制,目的是降低老百姓的费用、负担,第二个是保障老百姓用药安全。”周海波认为,这个制度是好的,但是目前并没有达到其预期的目的。周海波举例说到,一个成本价不超过3元的药,通过招标、运药、配送等各个流通环节到了医院手里就变成了10元。原本卖给老百姓是加收15%即11.5元,现在政府负担了那15%,所以百姓只需要10元就可以买到这个药了,但是跟成本价比起来还是贵的。因此周海波提议,要想把药价降下来,国家必须整合资源、定点生产、集中配送。他说道,要把这些多且杂的小药厂整合起来,把数百家小厂变成几间大厂,但也不能同种药物只有一间厂生产,应变成寡头竞争。“批量生产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第二个大厂出品质量又有保证。”这样一来,成本价为1元的药,从批发到零售提高了15%,也就1.15元,再卖到医院,百姓也只需要出1.15元。他强调,医药是一个特殊的商品,是关系到民生的商品。通过整合资源,原本通过这些流通中间环节养活的很多医药代表、小医药公司的利益将受损,但国家必须要整合,否则老百姓不能真正得到实惠。
对于一些民众反映“基层医疗机构只允许销售基本药物,非基本药物一律不得销售”的规定造成拿药不便的问题,周海波也发表了自己观点。他认为,基层医院就应该保证基本,政府定位就应该是给民众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有病有所医。周海波说到:“并不是说有病就要到医院住得最好、找最好的医生看。这些不是国家的责任,而是个人的责任,应通过商业保险私付。”周海波强调,政府应定好位,保障基本医疗服务,紧紧抓住“基本”二字,这牵扯到一个不同级别医院分工的问题。他认为,看病机构应成宝塔形,越到上面医疗水平越高,但看的病人越少。“资源必须有一个分级管理,这就是政府要做的事情。”周海波说到,温家宝总理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是“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但如今政府没有搞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因此导致缺位。
金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