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下病是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需要了解的内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相关知识点,以便广大考生参考学习。
带下病:广义-带脉以下之疾,泛指妇产科疾病;生理-女子阴中流出的液体。狭义-即带下病,带下量、色、质、气味异常之病症。
带下生理现象:润泽女子阴户和阴道的黏液。特点:少量、无色透明、无臭,质粘而不稠。初潮后出现,经前、经间期、妊娠期稍多,绝经后减少。作用:濡润、充养阴道与阴户,抵御外邪。
带下产生机制:带下的产生是脏腑、经络、津液协调作用于胞宫的生理现象。
妊娠:从受孕至分娩的整个过程。正常妊娠期约289天,即10个妊娠月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受孕的机制和条件:“男女媾精”、“两精相搏谓之神”。前提:肾气充盛,天癸成熟,冲任二脉功能协调,胞宫藏泄有期,胞脉、胞络正常。条件:男精壮,女经调。
受孕年龄和时机:25-30为最佳生育年龄:“两精相搏”合于“的候”。
妊娠生理现象:停经;脉滑,尺脉按之不绝;早孕反应;乳胀、乳晕着色;子宫增大,4个月始自觉胎动;下腹膨隆,孕3个月可于耻-脐间测到宫底
产育生理:预产期:末次月经月加9或减3,日加7(阴历加14)。
临产生理现象:妊娠足月,胎位下移,释重感;腰腹阵痛,逐渐加重,小腹重坠,有便意;阴道少量血性物排出(见红)。
鉴别:试胎—月数未足,痛定如常。弄胎—月数已足,腹痛或作或止,腰不痛。
临产调护:睡、忍痛、慢临盆。影响分娩因素:产力、产道、胎儿和产妇精神因素
产褥期及哺乳期的生理特点:产褥期—分娩结束后的 6 周。新产后—分娩后的第一周。
新产后生理特点:产后 1-2 日内微热、自汗;子宫缩复,小腹阵痛;泌乳;产后 2-3周内排出血性恶露。
恶露:分娩后从子宫排出的余血浊液,称为恶露。特点:血性-浆性-白色
哺乳生理:乳汁为气血化生。顺产后30分钟可在产床开始哺乳,7天内分泌初乳,质较浓稠,营养丰富,适合新生儿所需。产后哺乳有助于子宫缩复。哺乳期可停经,或月经量少,周期不规则。哺乳期8月为宜,乳母应保持精神舒畅,营养充足,乳房清洁,按需哺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