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更新·会员中心·设为首页·下载·社区·百度·谷歌
  • 默认
  • 淡蓝
  • 宁夏
  • 新绿
  • 竹韵
  • 水墨
  • 星空
  • 奥运
  • 咖啡
  • 紫色
展开

资讯

图片

下载

健康

考试

搜论坛

综合辅导
  •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心

    作者:jaminsu    文章来源:医学教育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2-11

      五脏之心是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要求掌握的内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心的部位与形态

      心位于胸腔之内,横膈之上,外有心包络裹护,内有孔窍相通。中医学对心的形态结构也有较明确的记载,如《类经图翼。经络》说:“心象尖圆,形如莲蕊。”

      在有的中医文献里,已经把心分为血肉之心和神明之心。血肉之心主血脉,神明之心主神志。如明代医家李梃在《医学入门》中说:“有血肉之心,形如未开莲花,居肺下肝上是也。有神明之心……主宰万事万物,虚灵不昧者是也。”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主血脉

      心主神志

      主,有主持、管理之意。血,指血液,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脉,指经脉,为气血运行的通路,中医又称为“血府”。所谓心主血脉,即指心脏推动血液在经脉内运行的生理功能。

      心脏位于胸中,有经脉与之相连,形成一个密闭循环的系统。心脏在人的一生中不停地跳动,通过经脉把血液输送到各脏腑组织器官,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心脏有规律地跳动,与心脏相通的脉管亦随之产生有规律的搏动,称之为“脉搏”,在人体的某些部位,可以直接触及到脉搏的跳动。例如在颈侧部(人迎脉)、腕部(寸口脉)、足背部(趺阳脉)均可触及脉跳。中医通过触摸这些部位脉搏的跳动,来了解全身气血的盛衰,作为临床诊断疾病的依据,称之为“诊脉”。

      心脏的搏动,还可以在左乳下触及,中医将此部位称之为“虚里”。触摸虚里跳动,有助于对心病的诊断。

      人体面部的气血比较丰富,心脏气血的盛衰亦常通过面部的颜色与光泽显现于外,故称心“其华在面”。望色,亦是中医诊察疾病的重要方法。

      中医学认为,心脏之所以能够正常搏动以推动气血的运行,均依赖于心气的作用。

      在生理情况下,人的心气强健,推动血液运行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的生理功能正常,气血运行通畅,全身的生理机能正常,表现为面色红润而有光泽,脉搏节律均匀,和缓有力。

      如果心主血脉的功能失常,即可产生相应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心气不足:即心的精气虚少,推动血液运行的功能减低。可见心慌心跳,面色无华,脉虚无力等。

      2. 心血瘀阻:若心气不足,血运无力,可导致心脏血液瘀阻。可见心悸,心前区憋闷疼痛,面色灰暗,口唇青紫,脉搏节律不整等。

      3. 心血亏虚: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以心气强健、血液充盈、脉道通利为基本条件。如果心血虚少,脉道不充,则可见心悸、面色口唇苍白,脉细无力等。

      心的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

      心在志为喜

      心在液为汗

      心在体合脉 ,其华在面

      心在窍为舌

      心在志为喜:心在志为喜,是指心的生理功能与精神情志活动的“喜”有关。藏象学说认为,人体对外界信息所引起的情志变化,是由五脏精气所化生,而把喜、怒、思、忧、恐等五种情志活动称作五志,分属于五脏。故《素问。天元纪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亦说:“在脏为心……在志为喜,”即是说五志之中,喜为心志。

      喜乐愉悦,一般说来,对人体属于良性的刺激,有益于心主血脉等生理功能,所以《素问。举痛论》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

      但是,喜乐过度,则又可使心神受伤,神志涣散而不能集中或内守。故《灵枢。本神》又说:“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

      若从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状况来分析,则又有太过与不及的变化。

      应当指出,由于心为神明之主,故不仅喜能伤心,而且五志过极均能损伤心神,出现神志病变。所以,《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又说:“愁忧恐惧则伤心”,《素问。本病论》亦说:“忧愁思虑则伤心”。

      心的生理特性

      所谓脏腑生理特性,是根据每一脏腑的形态、部位、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以及与自然界的联系等方面所进行的高度概括与综合。它反映着每一脏腑生理功能的基本特征及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掌握脏腑特性,对于中医临床的诊断治疗、处方用药,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心的生理特性,可概括为以下两方面:

      1. 心为阳脏而主阳气。

      2. 心与夏气相通应。

      心包络

      心包络,简称心包,是指裹护在心脏外面的包膜。心包为心脏的外围组织,对心脏具有保护作用。关于心包的形态与部位,正如《医学正传》所说:“心包络,实乃裹心之包膜也,包于心外,故曰心包络也。”在经络学说中,手厥阴经属于心包络,与手少阳三焦经相为表里,故心包络亦称为脏。中医学有一传统的观点,即心为君主之官,不能受邪。如果邪气侵及心脏,即由心包代心受邪。如《灵枢。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内经》这一说法,在温病学说中得到了进一步发挥,如把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高热、神昏、谵语等神志异常的病理变化,称之为“热入心包”。实际上,这与心主神志功能异常是基本一致的。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中医助理]探讨:五脏互藏五味理论  [中医助理]五神脏
    [中医助理]阴阳格拒的含义和表现  [中医助理]阴阳互损的概念和表现
    [中医执业]中医语声医学-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  [中医执业]五神与五脏关系
    [中医执业]中医医师辅导:五脏阴阳属性  [中医执业]五神与五脏的关系
    [中医执业]知识点复习:五脏之间的关系  [中医执业]《中医基础理论》五脏——肾
关于我们 | 合作加盟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我要投稿 | 最近更新 |网站管理| 加入收藏
有害短信息举报 |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 版权所有 | QQ群: 208861788
Copyright © 2008 - 2020 pooson.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0006718号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部分资源来源其他网站,
如果有些资源侵犯你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处理!站长QQ:(1107044562) 邮箱:pooson@qq.com互联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