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执业医师考试临近,牙周脓肿的治疗方法是口腔执业医师口腔内科学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医学教育网整理如下:
牙周脓肿的治疗一直是个难题。急性牙周脓肿的治疗包括两个阶段:控制急性病损;急性期控制后,恰当处理原发或遗留病损。如果牙齿严重受累,预后较差,拔牙可能是最有效的。龈脓肿的治疗包括:认真清除异物龈沟内刺破引流脓肿,温盐水漱口,24-48小时后复诊。 牙周脓肿的治疗步骤包括:经牙周袋引流,洁刮治牙面和软组织袋壁,消毒盐水冲洗,治疗后温盐水漱口;24~48小时后复诊;1周后,开始牙周阶段治疗。有时需切开或翻瓣引流,并局部使用消毒防腐剂。
牙周脓肿是否需全身使用抗生素治疗仍有争议。一些学者不赞成全身使用抗生素,除非全身症状明显,有必要预防性用药,或感染不局限。另一些学者提倡在无法充分引流时,如肿胀弥散、疼痛剧烈的大脓肿,可首选全身抗生素治疗。抗生素的种类与使用疗程也存在争议。一些学者认为短期使用抗生素疗效良好。一些学者主张基础治疗后辅以抗生素。切开引流联合全身使用青霉素已取得很好疗效。青霉素是英国治疗牙周脓肿的首选药物,有57%牙医使用它,其次是阿莫西林(21%)和甲硝唑(14%)。
Hafstrom et al.(1994)提出了一种可保持更多牙周附着的保守治疗方案。即牙周袋引流后,消毒盐水冲洗,同时仅进行龈上刮治,服用四环素2周(1g/d)。此方案被用于20例脓肿,并追踪观察疗效(13例追踪180天,7例追踪42天)。结果令人满意,牙周袋探诊深度平均减小4.3mm,附着平均增加3.8mm.作者得出两个结论:第一,建立引流很重要(最初4例脓肿没有引流,仅单纯服用抗生素,结果40天内2例复发);第二,避免龈下刮治可以加速组织再生。
Smith Davies(1986)观察了62例脓肿。其中22例在急性期被切开引流,同时全身应用甲硝唑。急性期后,进行了系统牙周治疗,包括口腔卫生措施,洗必泰含漱,洁刮治和根面平整,必要时还予以手术。3年追踪后,22颗治疗牙中14颗因牙周原因被拔除,仅有8颗得以保留。
顽固性牙周炎患者常发生脓肿。Fine(1994)报道了3名每年遭受3~6次脓肿的病人。对他们进行全口洁刮治,并依据龈下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合理选择抗生素全身治疗。这3名患者的治疗都获得了成功。Palmer(1984)报道了1例口服青霉素治疗成功的急性牙周脓肿,受损组织得到了完全的再生。此病例可能存在异物嵌塞,消除异物并辅以抗生素使得病损完全消退。
慢性牙周脓肿有时需切龈或翻瓣治疗,尤其那些伴有较深垂直性骨吸收的病例,只有手术才能缓解脓肿。外科手术也用于预防性洁治后出现的脓肿,手术可消除龈下残余牙石,建立引流。2例病例报道证明了这种治疗的有效性。翻瓣进行深部刮治,同时使用强力霉素冲洗也在超过50例患者身上取得良好疗效,但是科学数据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