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执业医师——细菌的分类,由医学教育网整如下:
细菌的分类学(taxonomy)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原则上分为种系分类和人工分类法两种。
种系分类法(phylogenic classification): 是根据细菌大分子(核酸、蛋白质等)组成上的同源性程度分类。常用的方法有:(1)DNA 序列测定;(2)DNA相关度测定;(3)核蛋白体16SRNA相关度测定。 其中以(3)最为准确,因为细菌rRNA在进化过程中比较稳定、保守,很少发生变异。
人工分类法(artificial classification): 选择一些较为稳定的生物学性状如细菌形态与结构、染色性、生化反应、抗原性等作为标记,测定不同细菌,分析各菌间的相关程度,将形状相同或相近的细菌归于一类,依次划分菌种和菌属。
细菌分类的层次与其他生物相同,即界、门、纲、目、科、属、种。在细菌中,常用种和属。
种(species):是细菌分类的基本单位。生物学性状基本相同的细菌群体构成一个菌种。
属(genus): 性状相近,关系密切的若干菌种组成一个菌属。
亚种与型(subspecies and type):同一菌种中的各个细菌,虽然性状基本相同,但在某些方面仍有一定差异。差异较明显地称亚种,差异小的则为型。如按抗原结构不同而分为不同的血清型,按生化反应和其他生物学性状不同而分为不同的生物型(biotype)等。
株(strain):来自不同来源的同一菌种的细菌称为该菌的不同菌株,如从不同的肺结核患者痰液中分离出10种结核杆菌,即为10株结核杆菌。同一菌种的不同菌株,性状可以完全相同,也可有某些差异。具有某种细菌典型特征的菌株称为该菌的标准菌株(standard str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