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界是临床助理医师考试需要了解的内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相关知识点,以便广大考生参考学习。
一、正常心界范围
正常心左界自第二肋间起向外逐渐形成一外凸弧形,直至第五肋间。右界各肋间几乎与胸骨右缘一致,仅第四肋间稍超过胸骨右缘。以胸骨中线至心浊音界缘的垂直距离(cm)表示正常成人心相对浊音界,并标出胸骨中线与左锁骨中线的距离。(左锁骨中线距胸骨中线的距离8~10cm)
二、心界变化及临床意义
1.心脏移位
如大量胸水或气胸可使心界移向健侧;胸膜增厚与肺不张则使心界移向患侧;大量腹水或腹腔巨大肿瘤可使横膈抬高,心脏横位,以致心界向左增大等。
2.左心室增大
心浊音界向左下增大,心腰加深,心界似靴形,称“靴型心”。常见于主动脉瓣病变,故又称“主动脉型心脏”,也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
3.右心室增大
轻度增大时仅使绝对浊音界增大,而相对浊音界无明显改变。显著增大时,心界向左、右两侧增大,由于心脏同时又顺时钟向转位,因此向左增大显著。常见于肺心病或单纯二尖瓣狭窄等。
4.左、右心室增大
心浊音界向两侧增大,且左界向左下增大称“普大型”。常见于扩张性心肌病、克山病、全心衰竭等。
5.左心房增大并肺动脉段扩大
胸骨左缘第2、3肋间心浊音界增大,心腰丰满或膨出,心界形如梨,称“梨型心”,常见于二尖瓣狭窄,故又称“二尖瓣型心”。
6.心包积液
心浊音界向两侧增大且随体位改变。坐位时心浊音界呈三角烧瓶形,称“三角烧瓶型心”,卧位时心底浊音界增宽,为心包积液的特征性体征。
7.升主动脉瘤或主动脉扩张
示胸骨右缘第1、2肋间心浊音界增宽,常伴收缩期搏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