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详细询问病史,进行系统的全身检查、产科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
1.病史
(1)年龄:年龄过小容易发生难产;35岁以上初孕妇易并发子痫前期等。
(2)职业:孕妇接触有毒物质应检测血常规和肝功能。
(3)推算预产期:按末次月经第1日算起,月份减3或加9,日数加7.(注意大小月的计算)若孕妇只知农历日期,应先换算成公历再推算预产期。实际分娩日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与推算的预产期可能相差1~2周。若孕妇记不清末次月经日期或哺乳期尚无月经而受孕者,可根据早孕反应开始出现时间、胎动开始时间、手测宫底高度、尺测子宫长度加以估计。
(4)月经史和孕产史:月经周期延长者的预产期需相应推迟。经产妇应了解有无难产史、死胎死产史、分娩方式及有无产后出血史,了解出生时新生儿情况。
(5)既往史和手术史:了解妊娠前有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血液病、肝肾疾病、结核病等和做过何种手术。
(6)本次妊娠过程:了解妊娠早期有无病毒感染及用药史;妊娠晚期有无阴道流血、头痛、眼花、心悸、气短、下肢水肿等症状。
(7)家族史:询问家族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无妊娠并发症、双胎妊娠及其他遗传性疾病。有遗传病家族史可在妊娠早期行绒毛活检,或妊娠中期做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以减少遗传病儿的出生率。
(8)丈夫健康情况:着重询问有无遗传性疾病等。
2.全身检查注意步态及身高,身材矮小,表示骨盆出口狭窄不明显;
⑥耻骨弓角度:正常值为90°,小于80°为不正常。此角度反映骨盆出口横径宽度。
2)骨盆内测量
对角径:为骶岬上缘中点至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正常值12.5~13cm,此值减去1.5~2cm为骨盆入口前后径长度,称真结合径,正常值11cm。测量时阴道内的中指指尖触不到骶岬上缘,表示对角径>12.5cm。测量时期以妊娠24~36周、阴道较松软时进行为宜。
坐骨棘间径:测量两坐骨棘间的距离,正常值10cm。
坐骨切迹宽度:代表中骨盆后矢状径,其宽度为坐骨棘与骶骨下部间的距离,即骶棘韧带宽度。能容纳3横指(5.5~6cm)为正常,否则为中骨盆狭窄。
3)阴道检查:在妊娠早期初诊时,应做双合诊检查。妊娠24周左右首次产前检查时需测量对角径。妊娠最后一个月内应避免阴道检查。
4)肛诊:可以了解胎先露、骶骨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面弯曲度、坐骨棘间径、坐骨切迹宽度及骶尾关节活动度,并测量出口后矢状径。
4.辅助检查除常规检查血常规、血型及尿常规,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做下列检查:
(1)出现妊娠并发症,按需要进行血液化学、肝功能、电解质测定以及胸部X线透视、心电图、乙型肝炎抗原抗体等项检查;
(2)胎位不清、听不清胎心孕妇,应行B型超声检查;
(3)高龄孕妇、有死胎死产史、胎儿畸形史和患遗传性疾病的孕妇,应做唐氏综合征筛查、检测血甲胎蛋白、羊水细胞培养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