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生儿溶血病:主要是母子间血型不合,一母亲的血型抗体通过胎盘引起胎儿、新生儿红细胞破坏。AB0、Rh系统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最多觅l.
临床表现:
①AB0溶血:多数病情不重,黄疸出现早,多在生后2~3天出现黄疸,并发展较快,血清胆红素可达255μmol/L(15mg/dl)以上。少数超过340μmol/L(20mg/dl),如不及时处理可并发胆红素脑病,贫血、肝脾肿大程度均较轻,胎儿水肿少见;
②Rh溶血:黄疽出现早(<24小时),上升快是Rh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血病患儿利特点。于生后3~4天黄疸达峰值,超过340μmol/L(20mg/dl)者较多,贫血程度不一,重症溶血常伴有胎儿水肿和肝脾肿大。
2.新生儿败血症:细菌由脐部或其他途径侵入血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所造成的全身性感染,病原菌以金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主,可因中毒性肝炎和溶血而发生黄疸,除黄疸外还有感染中毒表现,如肝脾肿大、面色发灰、体温不升、休克等表现。
3.新生儿肝炎及TORCH感染:包括弓形虫、风疹、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乙肝、AIDS等宫内感染,可引起病理性黄疸。黄疸出现晚,大便色浅,尿色深,肝大、皮肤暗黄,肝功异常。
4.胆道闭锁:与宫内病毒感染有关,症状与肝炎相似,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3个月后可发生肝硬化。
5.母乳性黄疸:新生儿以母乳喂养后不久即出现黄疽,病因不明,可能与母乳中孕3(α),20(β)二醇和非脂化脂肪酸竞争性抑制肝脏的二磷酸尿苷葡萄糖醛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酸转移酶有关。此外还与肠肝循环增加有关,当新生儿摄人不足时,大便排出少,肠肝循环增加。母乳性黄疸除黄疸外无其他特殊症状及体征,一旦停喂母乳或改喂牛奶或其他人工喂养后3~5天黄疸减退,胆红素下降50%以下,若再开始母乳喂养,黄疸可稍加重。本病预后好,未有引起胆红素脑病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