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志贺菌属的种类
志贺菌属细菌有O和K两种抗原。O抗原是分类的依据,分群特异抗原和型特异抗原,将志贺菌属分为4群(种):
A群:痢疾志贺菌;
B群:福氏志贺菌;
C群:鲍氏志贺菌;
D群:宋内氏志贺菌。
二、致病物质
包括侵袭力和内毒素,有的菌株尚能产生外毒素。
(一)侵袭力
志贺菌无鞭毛,但菌毛能粘附于回肠末端和结肠粘膜的上皮细胞,继而穿入上皮细胞内生长繁殖和扩散,在粘膜固有层内繁殖形成小的化脓灶,造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成上皮细胞死亡,引起炎症反应。细菌侵入血流罕见。
(二)内毒素
志贺菌所有菌株都有强烈的内毒素。
①内毒素破坏肠粘膜,可形成炎症、溃疡,呈现典型的脓血粘液便。
②内毒素尚能作用于肠壁自主神经系统,使肠功能发生紊乱,肠蠕动失调和痉挛。尤其是直肠括约肌痉挛最明显,因而出现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
③内毒素使肠壁通透性增加,毒素吸收增多,出现毒血症症状,发热、神志障碍、中毒性休克等。
(三)外毒素
A群志贺菌能产生一种外毒素,称为志贺毒素(ST)。ST能引起Vero细胞病变,故亦称Vero毒素。ST具有3种生物学活性:①肠毒素活性:具有类似霍乱弧菌肠毒素作用;②细胞毒活性;③神经毒活性。
三、所致疾病
志贺菌引起细菌性痢疾。传染源是患者和带菌者,无动物宿主。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粪-口途径。
志贺菌感染有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急性细菌性痢疾经过1~3天的潜伏期后,突然发病。常有发热、腹痛和水样腹泻,一天左右,腹泻次数增多(10多次至数十次),并由水样腹泻转变为脓血粘液便,伴有里急后重、下腹部疼痛等症状。
如急性细菌性痢治疗不彻底,造成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病程在两个月以上者则属慢性。其症状不典型者,易被误诊。
四、微生物学检查法
(一)标本采集
取材应挑取粪便的脓血或粘液部分。中毒性痢疾患者可取肛拭。
(二)分离培养与鉴定
标本接种于肠道鉴别或选择培养基上,37℃孵育18~24小时。挑取无色半透明可疑菌落,作生化反应和血清学试验。
(三)快速诊断法
可采用免疫染色法、免疫荧光菌球法、协同凝集试验、胶乳凝集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