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惊厥(febrile convulsion)是指小儿在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早期,体温升高≥39℃时发生的惊厥(俗称抽筋),但须排除颅内感染及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全身或局部肌群的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双眼球凝视、斜视、发直或上翻,伴意识丧失。高热惊厥分为单纯性高热惊厥和复杂性高热惊厥2种。各年龄期(除新生儿期)小儿均可发生,以4个月~3岁多见。
一、临床表现
1.简单型的特点
⑴年龄:半岁至4岁之间,5岁以后少见。
⑵发热:一般是由于感冒初的急性发热,惊厥大都发生在体温骤升达到38.5℃至39.5℃时。
⑶发作形势:意识丧失,全身性对称性强直性阵发痉挛,还可表现为双眼凝视、斜视、上翻。
⑷持续时间:持续时间:持续数秒钟或数分钟,一般不超过15分钟,24小时内无复发,发作后意识恢复正常快。
⑸脑电图:体温恢复正常后2周,脑电图检查正常。
⑹家族史:有很明显的家族史。
简单型的高热惊厥长期预后良好,对智力、学习、行为均无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大脑发育逐步建全,一般不会再发生高热惊厥。
2.复杂型的特点:年龄>6岁,惊厥发作时体温<38.5℃,发作形势为局限性,抽搐可持续15分钟以上,24小时内有重复发作,体温正常2周后脑电图仍异常。预后较差,有1%~2%可转为癫痫。
3.并发症:有1%~2%可转为癫痫。
二、医技检查
1.血、尿、粪常规。
2.血、尿特殊检查:疑苯丙酮尿症时,可做尿三氯化铁试验,或测定血苯丙氨酸含量。
3.血液生化检查:血糖、血钙、血镁、血钠、尿素氮及肌酐等测定。
4.脑脊液检查。
5.心电图与脑电图检查。
6.其他检查。
三、诊断依据
1.好发于4个月~3岁的婴幼儿,最后复发年龄不超过5~6岁。
2.发热多在38.5℃以上,惊厥发生于发热后不久,常只1次。
3.惊厥呈全身性抽搐,伴意识丧失,抽搐时间短,发作后很快清醒,一般情况好。
4.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其他脑损伤。脑脊液正常(有前囟隆起或脑膜刺激征时方做腰穿)。
5.常伴有呼吸、消化系统或中耳炎等急性感染。
6.惊厥发作2周后脑电图正常。
四、治疗原则
(一)急救措施。
1.一般处理。
⑴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必要时做气管切开。
⑵防止意外损伤。
⑶防止缺氧性脑损伤。
2.控制惊厥。
⑴针刺。
⑵止痉剂:①定安:常为首选药物。②苯巴比妥钠。③副醛。④10%水合氯醛。⑤氯丙嗪。⑥苯妥英钠。⑦异戊巴比妥钠。⑧硫贲妥钠。
(二)对症处理。
(三)病因治疗。
(四)护理。
(五)预防复发。
五、预防与护理
小儿发生高热惊厥时,家长应做以下处理:
1.要镇定,保持安静,禁止给孩子一切不必要的刺激。
2.保持呼吸道通畅。将孩子放平,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内的分泌物、呕吐物,以免吸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3.惊厥严重发生紫绀时,应立即吸氧,以减少缺氧性脑损伤。
4.无抗惊厥药时可按压人中、合谷,注意不要太用力,避免损伤皮肤,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5.复杂型惊厥应送医院诊治。
6.复发的危险因素:初次高热惊厥以后,约有40%的患儿会复发。
⑴起病岁数小;
⑵亲属有高热惊厥或癫痫史;
⑶第一次发作就有复杂型高热惊厥的表现。
孩子反复抽搐发作对大脑有很大损害,所以要避免反复惊厥而引起的脑损伤致智力障碍。
7.尽量避免发热因素。平时多进行户外活动,使孩子逐渐适应外界环境的冷热变化。但也应注意气温改变,及时增减衣物,防止感冒。
8.注意合理的饮食配置,增强孩子身体素质。
9.一旦发热要尽快将体温控制在38℃以下。首先要服用降体温药,目前的降体温药品种很多,在这里推荐阿苯,这种 药的成分是阿司匹林和苯巴比妥,前者可降温,后者可镇静止痉;并立即给予物理降温,用25%~50%的酒精擦浴,酒精擦浴时要注意,禁止擦颈后、前胸、脚、颈旁、腋下、腹股沟等有大血管处。药物降温比物理降温法起效慢。
10.诊断为复杂型的患儿,一定要按时有规律地长期服药,可口服鲁米那3~5mg/公斤/日,服药期限从最后一次惊厥发作之日算起满3年。
预防复发就是要在易发年龄(6岁以前)完全避免再次发作,防止惊厥持续状态,减少癫痫的发生,避免智力发育障碍。目前常用间歇服药法,即初次发作以后,当发热时立即用药,这种方法易被家长接受。但若选用苯巴比妥,实际并不能达到防止复发的目的。因为苯巴比妥至少规律服用7天才能在血中达到稳定的治疗浓度,一次苯巴比妥口服后也需4~6小时才达到血药浓度高峰,所以这种方法不能在体温骤升时起到保护作用。因此有人试用安定栓剂,每次5mg,在发热期间每8小时1次,有一定效果。为预防复发,也有人提出了长期用药,即不论是否发热,每天坚持服药。但热性惊厥发病率很高,而严重后遗症只是少数,一律长期服药会造成大多数病人不必要的负担,且苯巴比妥也可引起嗜睡、兴奋不安、多动等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