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肛门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称为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其特点是自行破溃,或在手术切开引流后常形成肛瘘。是常见的肛管直肠疾病,也是肛管、直肠炎症病理过程的急性期,肛瘘是慢性期。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绿脓杆菌,偶有厌氧性细菌和结核杆菌,常是多种病菌混合感染。骨盆直肠脓肿虽少见,但很重要。因患者自觉的局部症状不明显,而全身症状显著,故早期诊断常有延误。该疾病的病因:
多由肛腺感染引起,也可继发于肛周皮肤感染、损伤、肛裂、内痔、药物注射、骶尾骨髓炎等。
二、临床表现
1.症状:肛门周围皮下脓肿最常见,多由肛腺感染经外括约肌皮下部向外或直接向外扩散而成。常位于肛门周围皮下部,一般不大。主要症状是肛周持续性剧痛,受压或咳嗽时加重,行走不便,坐卧不安,全身感染症状不显。
2.局部检查:肛旁皮肤有明显红肿,伴硬结和触痛,可有波动感,必要时可行穿刺证实。如不及时切开,常自行破溃,形成低位肛瘘。感染也可向上穿透肛周筋膜,扩散至坐骨直肠窝,早期有时误诊为血栓性外痔,但后者边界清楚,周围皮肤无炎性反应。
3.并发症: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多由肛门腺感染而得,溃破或切开排脓后,常成为肛瘘。手术切开排脓是唯一治疗方法。局部有红肿、压痛、指压性水肿时即宜早期切开;如有波动出现,脓肿已蔓延甚广。小型简单脓肿,切开时容易找到通入肛管的内口,并且内口在肛管下部,外括约肌浅部的下方,可同时切开内口,使伤口完全愈合;如内口较高,外括约肌深部不可切开。当时组织肿胀发炎,内口不易找到,有时造成假道,遗漏真正内口,并且因探查可使炎症蔓延。有时一侧脓肿治愈其它部分又发生脓肿,增加病人痛苦,延迟治愈日期。因而,采用分期方法,第一期只切开排脓,切口要大,使排脓通畅。并用抗生素药物治疗,症状很快减轻,炎症消散,留有瘘管,选择适当时期,再作瘘管切除术。其优点可减轻病人痛苦和手术并发症,治愈准确,早日恢复工作。肛门周围脓肿如治疗得法,痊愈甚快。骨盆直肠间隙脓肿有时治疗比较困难。括约肌间脓肿和坐骨直肠窝脓肿,有的需行数次手术方能治愈,治疗时间长,肛门直肠蜂窝组织炎,特别是深部的蜂窝组织炎,是一比较严重问题。有时蔓延到会阴、腹股沟和腹下部;有时引起败血病,丧失生命,宜早期治疗,防止蔓延。
三、医技检查
1.盆膈肌下方脓肿可见肛门周围或坐骨直肠窝处红肿、变硬、甚至可触及波动。而盆膈肌上方脓肿会阴外观无异常。直肠指检:坐骨直肠窝脓肿可触及该区一侧或两侧隆起,有触痛及波动。若隆起、触痛、波动感位于直肠壁则为括约肌间脓肿。若直肠上段肠壁外两侧有此征时为骨盆直肠间隙脓肿。而直肠后脓肿除直肠后方有此征外,尚有肛门尾骨之间压痛。穿刺可抽得脓液。
2.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
四、诊断依据
感染常由直肠炎、直肠溃疡和直肠外伤所致,也可由肌间脓肿或坐骨直肠窝脓肿波及。发病缓慢,早期自觉症状仅为直肠内坠胀,排粪时尤感不适,有时有排尿困难。
检查肛门周围多无异常,但直肠指诊可发现在直肠上部的前侧壁外有浸润、压痛、隆起、甚至波动。诊断主要靠穿刺抽脓,以手指在直肠定位,从肛门周围皮肤进针穿刺。必要时做肛管超声检查协助诊断。
1.肛门烧灼痛或跳痛,排便或行走时加重;少数有排尿困难。
2.肛门周围有硬结或肿块,局部温度增高、压痛或有波动。位于肛提肌以上的脓肿,直肠指检可触及压痛性肿块,直肠内穿刺可抽出脓液。
3.可伴有发冷、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
4.B超可测及脓腔。
5.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多。
五、容易误诊的疾病
1.化脓性汗腺炎:多在肛门周围与臀部皮下,脓肿浅广而病变范围广泛,皮肤增厚变硬,急性小脓肿与慢性窦道并存,穿肛窜臀,脓液黏稠呈白粉粥样,并有臭味。慢性病容,有消耗症状,如消瘦、虚弱等。
2.肛周毛囊炎和疖肿:好发于尾骨及肛周皮下,肿胀略突出,有溢脓外口,外口有脓栓,肛内指诊,无内口。
3.骶骨前畸胎瘤溃后感染:有时与直肠后部脓肿相似。肛内指诊直肠后肿块光滑,无明显压痛,有囊性感。多为先天性,应追问病史。X线检查可见骶前肿物将直肠推向前方,可有散在钙化阴影。病理检查可确诊。
4.克隆氏病并发肛周脓肿:约占结肠克隆氏病的20%局部红肿,多自溃,常伴有不典型的肛门皲裂和瘘道无明显疼痛。结合病史、全身症状和纤维结肠镜检查、病理检查,不难鉴别。
5.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女性肛周表浅性隆起、漫肿。肿痛多与月经周期一致,常继发感染化脓。追问病史,结合症状,常可鉴别,病理检查可确诊。
6.阴茎海绵体炎:会阴部红、肿、热、痛,海绵体肿大变硬,压痛非常敏感,有时误认为会阴部脓肿。另外,肛门前部脓肿或肛瘘感染化脓时,也可波及到会阴部和阴茎海绵体周围,应详细检查鉴别,必要时请泌尿科会诊。
7.肛门直肠肿瘤:良性肿瘤多局限,可移动,局部症状较轻,一般不溃破。恶性肿瘤坚硬固定,表面溃烂,凸凹不整,表面常有脓血分泌物,恶臭污秽。
六、治疗原则
手术切口同坐骨直肠窝脓肿,但稍偏后且略长。左食指伸入直肠内探查脓肿位置并做引导,另一手持弯曲管钳经过皮肤切口,穿过肛提肌进入脓腔,按前后方向撑开排出脓液,再用右食指插入脓腔,分开肛提肌纤维,扩大引流,冲洗脓腔后,放入软像皮管引流,少数肛周脓肿用抗生素,热水坐浴及局部理疗等可以消散,但多数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有两种方式。
1.单纯性脓肿的治疗:可在截石位或侧卧下,用局麻或腰麻,在脓肿部位做放射状切口,放出脓液后,伸入食指探查脓腔大小,分开其间隔。必要时将切口边缘皮肤切开少许,以利引流,最后用凡士林纱条放入脓腔做引流并固定,防止其滑入脓腔内。
2.脓腔与肛瘘相通的脓肿:可在切开脓肿后,用探针仔细检查内口,然后切开瘘管,适当切除皮肤和皮下组织,内口周围组织也稍加切除,使引流通畅。如内口较深,瘘管通过肛管括约肌,可采用挂线疗法。以上手术优点是脓肿一期治愈,不再形成肛瘘。但在急性炎症中,找内口有困难时,不应盲目寻找,以免炎症蔓延或形成假道,仅做切开排脓,待形成肛瘘后,再做肛瘘手术。二期手术优点是效果准确,治愈率高。
值得注意的是,文献报告肛门周围脓肿单纯切开引流治疗也有些不再复发,如Hanley(1978)报道35%~40%无复发。Scoma(1974)34%无复发。Vasilevsky(1984)103例肛门直肠脓肿切开引流治疗,随访1月至9年,括约肌间脓肿无复发,83例肛门周围脓肿及9例坐骨直肠窝脓肿,11%发生复发脓肿,37%形成肛瘘.因此,一期手术不应作为常规手术,以免影响肛门功能。
七、预防
平时应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同时宜多吃蔬菜和水果食物,不宜吃脂肪过多的油腻之物,忌食刺激食物如酒、辣椒、芥末等大热之物,狗肉、羊肉不可多食。局部应保持清洁卫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澡,勤换内裤,大便后宜用干净柔软的手纸揩拭肛门,经常清洗或坐浴肛门,同时要防治便秘和腹泻。
1.积极防治其他肛肠疾病,如肛窦炎、肛乳头肥大、肛裂、炎性痔、直肠炎等能及时、正确、有效的治疗,可以避免和减少肛周感染,脓肿和肛瘘的发生。
2.防治便秘和腹泻,对预防肛门直肠周围感染有重要意义,它能避免和减少肛门直肠区的黏膜和上皮组织的损伤或炎症,可降低脓肿与肛瘘的发病率。
3.及时治疗可引起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全身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克隆氏病等。
4.保持肛门部清洁卫生,勤换内裤,坚持每日便后清洗肛门,对预防感染有积极作用。
5.平时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能增进和改善肛门部血液循环,使局部的抗病能力提高,能预防感染的发生。
6.一旦发生肛门直肠周围感染,应及早到正规的医院诊治,并采用有效的抗感染措施,包括全身及局部的治疗,可防止炎症蔓延、扩散,切勿轻信游医成所谓“祖传”的宣传而延误诊断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