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助理医师《外科学》辅导:初期心肺复苏
初期复苏是呼吸物质刺激骤停的现场紧急措施,通常缺少复苏设备和技术条件。主要任务是迅速有效地恢复生命器官的血液灌注和氧供。初期复苏的任务和医学教 育网原创步骤可归纳为ABC:A(airway)指保持呼吸道通畅;B(breathing)指进行有效的人工呼吸;C(circulation)指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人工和心脏和心脏按压是初期复苏时的主要措施。
(一)呼吸道的管理 呼吸道的通畅是一切人工呼吸能够生效的先决条件,也是复苏工作的首要任务。最简单有效的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方法是气道开放三步法:头后仰、张口、推下颌。在有条件的场合,可以借助器械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则更加易行和有效。
(二)人工呼吸和机械通气 有效的人工呼吸,应该能保持病人的PO2和PCO2 接近正常。人工呼吸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无须借助器械或设备的徒手人工呼吸,其中口对口(鼻)人工呼医学教 育网原创吸最适宜于现场复苏;另一类是作器械以求得更佳的人工呼吸效果。
1.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2.简易人工呼吸器 凡便于携往现场施人工呼吸器,都属简易呼吸器,或称便携式人工呼吸器。
3.机械通气 利用机械装置辅助或取代病人的自主呼吸,称机械通气。[医 学教育网 搜集整理]
(三)心脏按压(人工循环)初期复苏的关键在于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有效的心脏按压能维持心脏的充盈和搏出,诱发心脏的自律性搏动,并可能预防生命重要器官因长时间的缺血缺氧而导致的不可逆性改变。
执业助理医师《外科学》辅导:后期心肺复苏
后期复苏又称为进一步生命支持,是初期复苏的继续,是借助于器械和设备、先进的复苏技术以争取最佳疗效的复苏阶段。目的是使病人能够维持足够的心排血量,但前提是有相对正常的心率、节律、收缩力,以及相对正常的血容量和血管张力。
(一)监测 应尽快监测心电图。因为心脏停搏可能是心室停顿,也可能是心室纤颤,其临床表现虽相同,但治疗却各异只有通过心电图检查才能对二者进行鉴别。
(二)电除颤 电除颤是以一定量的电流冲击心脏使室颤终止的方法。电除颤在现代心肺复苏中占有重要地位。现要提倡早期除颤,这是因为心博骤停的原因中以心室纤颤最为多见,而除颤是治疗室最有效的手段。
(三)药物治疗 复苏时用药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心脏复跳并增强心肌收缩力,防治心律失常,调整体液、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
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和碳酸氢钠是后期复苏中的必备药。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异丙基肾上腺素、普奈洛尔、吗啡是可能使用的药物。
(四)液体治疗 低血容量时可降低心脏充盈压,也影响心脏的收缩性。液体治疗以晶体液为主适当输入胶体液,除非有明显的失血,否则一般不主张输血。
执业助理医师《外科学》辅导:术前准备
术前准备(preoperativepreparation)是针对病人的术前全面检查结果及预期施行的手术方式,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可能使病人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和机体条件,以便更安全地耐受手术。
术前准备与疾病的轻重缓急、手术范围的大小有密切关系。手术按照其期限性,大致可分为三种:①急症手术:需在最短时间进行必要的准备,然后迅速实施手术。②限期手术:手术时间虽然也可以选择,但有一定的限度,不宜过久延迟手术时机,应在限定的时间内好医学 教育网原创术前准备;③择期手术:应在充分的术前准备后进行手术。
手术前,不仅要注意外科疾病本身,而且要对病人的全身情况有足够的了解,查出是否存在增加手术危险性或对恢复不利的异常。如有异常并预备行大手术者,还需作重要器官的特殊检查,以便发现问题,要术前予以纠正,术中和术后加以防治,并对病人的手术耐受力作出确切的估计。
(一)一般准备 主要包括心理和生理两方面。
1.心理 外科手术都会引起病人和家属的恐惧心理。使病人能以的心态接受手术和术后治疗,使病人家属能配合整个治疗过程。
2.生理准备 主要指针对病人生理状态及拟实施的手术对病人生理状态可能造成的影响的准备。
(1)适应性锻炼:多数病人不习惯在床上大小便,术前应该练习;术后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必须及时排出,但会因切口疼痛而不愿咳嗽,术前应教会病人正确的咳嗽、咳痰方法;有吸医学教育网.原创烟习惯的病人,术前2周就停止吸烟。医学教育网 收集整理www.med66.com
(2)输血和补液
(3)预防感染:手术中严格遵循无菌技术原则,操作轻柔,减少组织损伤等。在下列情况下,需要性应用抗生素:
(4)胃肠道准备:成人从术前12小时开始禁食,术前4小时禁止饮水,以防因麻醉或手术过程中的呕吐而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5)其它:手术前一天下午或晚上,用肥皂和水清洗手术区域皮肤;细菌栖居密度较高的部位(如手、足),或不能接受强刺激消毒剂(如碘酒)的部位(如面部、会阴部),术前可用氯已定反复清洗。
(二)特殊准备 对于手术耐受力不良的病人,除了要做好术前的一般准备外,还需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做好特殊准备。
1.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的病人常伴有低蛋白血证,往往与贫血、血容量减少同时存在,因而耐受失血、休克的能力降低。
2.高血压 病人血压在160/100㎜Hg以下,可不作特殊准备。血压过高者,术前应选用合适的降压药物以控制血压。
3.心脏病 虽然伴有心脏疾患的病人,其总体手术死亡率高于非心脏病者,但实际上大多数病人手术耐受力仍然良好。[医 学教育网 搜集整理]
4.呼吸功能障碍 呼吸功能障碍的主要表现是轻微活动后医学教 育网原创就出现呼吸困难。术前肺功能不全的病人,术后肺部并发症如低氧血症、肺不张和肺炎的发生率增加等。
5.肝疾病 肝炎和肝硬化是阳常见的肝疾病。
6.肾疾病 麻醉、手术创伤、某些药物等都会加重肾的负担,所以应常规作化验对病人的术前肾功能状况进行了解。
7.糖尿病 糖尿病病人的手术耐力差,术前应控制血糖,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改善营养状况。
8.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除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病人外,凡是正在用激素治疗或近期内曾用激素治疗1~2周者,肾上腺皮质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
9.免疫功能缺陷 各种感染、营养不良、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衰老、内分泌系统疾病、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某些抗生素、抗肿瘤药物。放疗以及外科手术等都可引起病人的免疫功能缺陷。尽管各自的发病机制不尽相同,但共同特征是抗感染能力低下,易发生反复感染。术前应立即进行必要的治疗,以保证围手术期的顺利通过。
10.老年病人 老年人的年龄划定,国际上尚无统一标准。老年病人的术前准备应更加广泛、充分,除全面体格检查和常规化验外,应对心、肺、肝、肾等主要脏器功能进行测定,并对合并的疾病给予适当的治疗,对病人作全面分析,最后判断能否耐受手术并预测手术的危险性。
11.妊娠病人 妊娠期间,母体为了适应其变化,各系统及新陈代谢的各方面均发生改变;同时,胎儿也在子宫内发育。所以妊娠病人患外科疾病需行手术治疗时,围手术期处理外科医师外,应该有产科医生、新生儿医生共同参与。
12.小儿病人
(三)会诊和术前小结 会诊是术前准备的一个重要环节。[医 学教育网 搜集整理]
术前小结是对术前诊断和准备工作的最后审查和综合归纳。
执业助理医师《外科学》辅导:术后监测
术后处理(postoperativemanagement)是针对麻醉的残余作用及手术创伤造成的影响,采取综合治疗措施,防止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尽快地恢复生理功能,促使病人早日康复。
(一)体位 术后病人的体位安置,务必做到医学教育 网原创轻柔缓慢,协调一般,保障病人气道通畅,注意保护各种体腔引流管。合适的体位,有利于病人呼吸和循环等功能的发挥。
(二)监护 合理的术后监护是及时了解术后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的重要保证。
1.生命体征 每15~30分钟记录1次血压、脉搏、呼吸频率,直至病情平稳,随后的监护频率取决于手术情况和病从在苏醒时的情况。医学教育网 收集整理www.med66.com
2.中心静脉 如果手术中有大量失血或体液丢失,在手术后早期就监测中心静脉压。
3.体液平衡 对于中等及较大的手术,术后要继续详细记录液体的入量、失血量、排尿量、胃肠减压及各种引流的丢失量。
4.其它监护项目 根据不同原发病以及不同的手术情况而定。
术后的活动量应根据病人的耐受程度,逐步增加。在病人已医学教 育网原创清醒、麻醉作用消失后,尽早鼓励和协助病人在床上活动。
(四)饮食和输液
1.非腹部手术 视手术大小、麻醉方法和病人的反应决定。
2.腹部手术 尤其是胃肠道手术后,一般禁食24~48小时,待肠道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可开始从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普通饮食。
(五)引流物的处理 引流物的种类繁多,常用的有烟卷引流、乳胶片引流、乳胶管引流、双套引流及T管引流、胃肠减压管引流、导尿管引流等。
(六)缝线拆除和切口的愈合记录 缝线的拆除时间,可根据切口部位、局部血液供应情况及病人年龄、营养状况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