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疗机构的职责--------为什么《传染病防治法》“疫情控制”一章将医疗机构职责放在最前面。按照预防控制传染病的三个重要环节: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可以想到,
一、群众有病首先到医院,因而医院是发现传染病的前哨,进而又规定医院要预诊、分诊;
二、分诊、隔离切断传播途径,为预防传染病重要措施之一;
三、治愈一个传染病等于消灭一个传染源,也是预防传染病重要措施之一。
可见医疗机构在预防控制传染病工作中至少在三个环节中有两个环节能充分发挥作用。具体规定为:
1)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1)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2)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3)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2)对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3)医疗机构应对被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医疗机构承担与医疗救治有关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一下儿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同时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传染病情报告、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以及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承担医疗活动中与医院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监测、安全防护、消毒、隔离和医疗废物处置工作。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对医疗机构内传染病预防工作进行指导、考核,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承担城市社区、农村基层相应的传染病防治工作。
2.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责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或者接到疫情报告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1)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划定疫点、疫区,对污染场所进行卫生处理,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和预防措施,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疫情控制方案;
2.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对疫点、疫区进行卫生处理,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疫情控制方案,并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采取措施;
3.政府的职责
1)对发生甲类传染病病例的场所或人员,先行实施隔离措施,并同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
2)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应首先采取防控措施。必要时须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采取下列紧急措施并予以公告:
(1)限制或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等人群聚集的活动;
(2)停工、停业、停课;
(3)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
(4)控制或者扑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
(5)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
3)甲、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下一级政府报上一级政府决定,可以宣布为疫区; 但跨省、的疫区封锁大、中城市的疫区、影响交通干线疫区、边境城市疫区,由国务院决定。
4)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国务院有权在全国范围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权在本行政区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域内紧急调集人员或者调用储备物资,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
4.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应采取的特别措施
1)甲类传染病、炭疽病死亡的,立即进行消毒,就近火化。患其他传染病死亡的,必要时,也消毒、火化或深埋。
为了查找传染病病因,医疗机构在必要时可以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对传染病病人尸体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尸体进行解剖查验,并应当告知死者家属。
2)疫区中被污染或者可能被污染的物品,经消毒可以使用的,应当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进行消毒处理后,方可使用、出售和运输。
3)发生疫情时,疾控机构和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指派的专业技术机构,可以进入传染病疫点、疫区进行调查、采集样本、技术分析和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