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型的形成有赖于
1.有足以形成管形基质的由远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特异性分泌的成分浓缩。
2.肾小管仍有浓缩及酸化尿液的功能。
3.仍存在可交替使用的肾单位,处于休息状态的肾单位下段内原尿液瘀滞,有足够的时间形成管型,当其重新开通时,已形成的管型逐渐随尿排出。
二、常见管型
透明管型(hyaline cast)医.学教.育网原.创:较细,为无色透明内部不含颗粒的圆柱状体。正常人晨尿(要有足够的时间形成管型)中可有透明管型出现。常见于肾炎、肾淤血,发热性疾病等。
颗粒管型(granular cast)医学教.育网原创:颗粒总量超过管型表面积1/3者。为肾实质病变崩解的细胞碎片或血浆蛋白及其他有形物凝聚于TH蛋白上而成。比透明管型粗短,淡黄褐色或棕色。细颗粒管型大量出现见于肾小球肾炎等肾病变。粗颗粒管型出现提示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及药物毒性所致肾小管损害。
蜡样管型(waxy cast):由肾小管中长期停留的颗粒管型、细胞管型变性,或直接由淀粉样变性上皮细胞溶解后形成。提示严重的肾小管坏死,预后不良。也见于肾小球肾炎晚期、肾功能衰竭、肾淀粉样变性。
上皮细胞管型(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 casts):在蛋白基质中嵌入肾上皮细胞而成,上皮细胞呈瓦片状排列。主要见于:肾上皮细胞管型可见于急性肾小管坏死、肾淀粉样变性、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肾移植后排斥反应、金属及其它化学物质的中毒。
脂肪管型(fatty casts):在管型基质中含有多数脂肪滴或嵌入含有脂肪滴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时称为fatty casts.主要见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急性发作、中毒性肾病等,偶见于长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