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急性心包炎病因学、发病机理及病理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医学教育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4-5 |
「病因学」
急性心包炎几乎都是继发性的,部份病因至今不明。其中以非特异性、结核性、化脓性和风湿性心包炎较为常见。化脓性心包炎常见的致病菌为肺炎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感染侵入心包有四种途径:①肺炎和脓胸病例,细菌自肺和胸膜直接或经淋巴途径进入心包腔。②疖、脓肿和骨髓炎等化脓性感染引起的败血症,致病菌经血液循环进入心包腔。③胸部外伤细菌带入心包腔和手术后血心包引致感染。④膈下或肝脓肿穿破膈肌进入心包腔。
「发病机理」
心包渗液使心包腔内压力上升,当达到一定程度时就限制心脏的扩张,心室舒张期充盈量减少,心搏量降低。心包腔内压力进一步增高,心搏量下降达临界水平时,代偿机制衰竭,升高静脉压已不能增加心室充盈,不再增加每分钟心排血量,使动脉压下降,循环衰竭而产生急性心包堵塞。心包堵塞症状,决定于渗液积聚速度。如渗液快速增加,心脏来不及代偿,即可引起心包堵塞。心包堵塞时,吸气时脉搏强度可明显减弱或消失,引起原因有:①心包渗液限制右心室充盈,排血量减少,肺静脉回流减少,左心室充盈也减少;②吸气时右心室血液充盈增加,体积增大,室间隔向后移位,使左心室容积和充盈减少;③吸气时隔肌下降牵拉心包,使心包压力更加增高,进一步减少左心室充盈。三种原因使左心室排血量锐减,动脉压下降而出现奇脉。
「病理改变」
心包炎症反应的范围和特征随病因而异。病因变化有纤维蛋白性(干性)和渗出性(湿性)两种。急性发作时,在心包的壁层和肺层之间,心包浆膜充血水肿,有大量白细胞、内皮细胞和纤维蛋白组成渗出物。可为局限性或弥漫性。渗出物中液体增加,转为浆液纤维蛋白性渗液,量由100ml至2~3L.外观黄色清晰,可有白细胞和脱落的内皮细胞而混浊不清,偶有较多的红细胞而呈血性,渗液多在2~3周内被吸收。心包下心肌被累及,愈合后可留有细小斑块和不同程度的粘连。如治疗不当,心包内肉芽机化,为结缔组织所代替或形成疤痕,束缚心脏,则导致缩窄性心包炎。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上一篇文章: 急性心包炎的诊断
- 下一篇文章: 急性心包炎的治疗措施
|
没有相关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