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溶血性弧菌(Bibrio Parahemolyticus)食物中毒也称嗜盐菌食物中毒,是进食含有该菌的食物所致,主要翻版海产品。临床上以急性起病、腹痛、呕吐、腹泻及水样便为主要症状。
发病机理吞服10万个以上活菌即可发病,个别可呈败血症表现。该菌有侵袭作用,其产生的TDH和TRH的抗原性和免疫性相似,皆有溶血活性和肠毒素作用,可引致肠袢肿胀、充血和肠液潴留,引起腹泻。TDH对心脏有特异性心脏毒,可引起心房纤维性颤动、期前收缩或心肌损害。最近有人发现脲酶与本病腹泻有关。患者体质、免疫力不同,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呈多型性。山区、内陆居民去沿海地区而感染者病情较重,临床表现典型;沿海地区发病者病情一般较轻。
病理改变主要病理变化为空肠及回肠有轻度糜烂,胃粘膜炎、内脏(肝、脾、肺)淤血等。
临床表现
潜伏期自1小时至4天不等,多数为10小时左右。
起病急骤,常有腹痛、腹泻、呕吐、失水、畏寒及发热。腹痛多呈陈发性绞痛,常位于上腹部、脐周或回盲部。腹泻每日3~20余次不等,大便性状多样,多数为黄水样或黄糊便。约2%~16%呈典型的血水或洗肉水样便,部分病人的粪便可为脓血样或粘液血样,但很少有里急后重。由于吐泻,患者常有失水现象,重度失水者可伴声哑和肌痉挛,个别病人血压下降、面色苍白或发绀以至意识不清。发热一般不如菌痢严重,但失水则较菌痢多见。近年来国内报道的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临床表现不一,可呈典型、胃肠炎型、菌痢型、中毒性休克型或少见的慢性肠炎型。
本病病程自1~6日不等,可自限,一般恢复较快。
诊断鉴别
在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的流行季节,根据进食可疑食物(腌渍品、海产品)、集体发病、潜伏期短而起病急骤、发热和腹痛均较其他肠道传染病为严重、腹泻物呈血水样、失水多见等特点,临床诊断即可成立,对可疑食物进行培养,有时可分离出和粪便中相同的副溶血弧菌。
本病应与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类、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急性菌痢和霍乱等鉴别。
治疗预防
㈠支持及对症治疗 脱不者需输入生理盐水及葡萄盐水,或口服补液盐,以纠正失水。血压下降者,除被补充知容量,纠正酸中毒等外,可酌用血管活性药。
㈡抗菌药物 轻者患者可不用抗菌药物,较重者可给复方新诺明或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和诺氟沙星等喹诺酮类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