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
绝大多数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系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除了临床表现外,心电图的特征性改变及其演变规律是确定心肌梗死诊断和判断病情的重要依据。
基本图形及机制
冠状动脉发生闭塞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心电图上可先后出现缺血、损伤和坏死3种类型的图形。各部分心肌接受不同冠状动脉分支的血液供应,因此图形改变常具有明显的区域特点。心电图显示的电位变化是梗死后心肌多种心电变化综合的结果。
1.“缺血型”改变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后,最早出现的变化是缺血性T波改变。通常缺血最早出现在心内膜下肌层,使对向缺血区的导联出现T波高而直立 .若缺血发生在心外膜下肌层,侧面向缺血区的导联出现T波倒置。缺血使心肌复极时间延长,特别是3位相延缓,引起QT间期延长 .
2.“损伤型”改变:
随着缺血时间延长,缺血程度进一步加重,就会出现“损伤型”图形改变,主要表现为面向损伤心肌的导联出现ST段抬高 .关于ST段抬高的机制,目前有两种解释:
①“损伤电流学说”:认为心肌发生严重损害时,引起该处细胞膜的极化不足,使细胞膜外正电荷分布较少而呈相对负电位,而正常心肌由于充分极化使细胞膜外正电荷分布较多而呈相对正电位,二者之间因有电位差而产生“损伤电流”。如将电极放于损伤区,即描记出低电位的基线。当全部心肌除极完毕时,此区完全处于负电位而不产生电位差,于是等电位的ST段就高于除极前低电位的基线,形成ST段“相对”抬高。ST段明显抬高可形成单向曲线(mono-phasic curve)。一般地说损伤不会持久,要么恢复,要么进一步发生坏死。
②“除极受阻学说”:当部分心肌受损时,产生保护性除极受阻,即大部分正常心肌除极后呈负电位时,而损伤心肌不除极,仍为正电位,结果出现电位差,产生从正常心肌指向损伤心肌的ST向量,使面向损伤区的导联出现ST段抬高。常见的“损伤型”ST段抬高的形态变化见。
3. “坏死型”改变:
更进一步的缺血导致细胞变性、坏死。坏死的心肌细胞丧失了电活动,该部位心肌不再产生心电向量,而正常健康心肌仍照常除极,致使产生一个与梗死部位相反的综合向量。由于心肌梗死主要发生于室间隔或左室壁心肌,往往引起起始0.03~0.04s除极向量背离坏死区,所以“坏死型”图形改变主要表现为面向坏死区的导联出现异常Q波(时间≥0.04s,振幅≥l/4R)或者呈QS波。
临床上,当冠状动脉某一分支发生闭塞,则受损伤部位的心肌发生坏死,直接置于坏死区的电极记录到异常Q波或QS波;靠近坏死区周围受损心肌呈损伤型改变,记录到ST段抬高;而外边受损较轻的心肌呈缺血型改变,记录到T波倒置。体表心电图导联可同时记录到心肌缺血、损伤和坏死的图形改变。因此,若上述3种改变同时存在,则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基本确立。